高考“吊瓶班”,考的是教育还是心理?
最近,正是高考学子最后冲刺和鏖战的阶段。不过,日前微博上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的图片引起关注,并引发民众的广泛热议。对此,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
“吊瓶班”的壮观场面,不禁让人想到了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新时代的悬梁刺股。但让人不解的是:姑且不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又何苦弄得那么残酷甚至几近于残忍。
按照校方的解释,这些学生是在打氨基酸补充能量。由此所投射的信息是,过载的高考压力已经严重地透支了学生的身体。请问,学生身体素质如此不济,又何以称得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显然,在学校和老师眼中,有的只是升学率的指标罢了。而升学率,跟德智体美劳没有关系,唯独跟分数有关系;成绩,跟独立思考的智识没有关系,跟储藏记忆的脑容量有关系。
这就不禁让人疑惑: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完成类似的测试,实验室也许几小时或者几天就可以,何必花费学生十几年的光景?大脑是用来开发的,不是用来填充和灌输的。由“吊瓶班”却不难洞见,高考机制下的教育,是在填塞大脑,而不是在开发智慧。
这也就大概能够解释各种高考营养品热卖的原因了。可所谓“补脑”良药,无非就像是孝感一中挂在课堂上的氨基酸吊瓶一样,不过是短期内维持和激发体能的药物而已。知识的养成机制,本不应如此残酷,更不该如此残忍;挂着瓶子复习,若是个例,或可视为悬梁刺股般自我勉励的励志故事,但集体挂吊瓶,这就恐怕绝不是励志故事那么简单。
吊瓶里氨基酸所输送的对象,是一群为改变命运、在单一路径中拼命突围的孱弱躯体。功利的教育、逼仄的上升路径,制造了这么一群考试的机器。将人的大脑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将读书变成一场体能消耗的恶战。透过“吊瓶班”,很容易看到我们的过去,只是,谁又来改变这种不合理,无论是给大脑还是年轻的身体,多些歇息的时间和成长的空间。
悬梁刺股是自我激励使然,“吊瓶班”是诸多环境压力使然。如果说,自我勉励的悬梁刺股式刻苦让人钦佩,那么成长高压下的挂吊瓶补充能量的“吊瓶班”却难免让人觉得残酷和沉重。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