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探究青春期初恋少女的心理历程

探究青春期初恋少女的心理历程

探究青春期初恋少女的心理历程

新生入校,自是要四处游览一番的。喜好语文的我,不自觉地踱步至校园的黑板报前。先欣赏高年级学生的佳作嘛!

在“作品欣赏”栏中,有一篇题为“门”的文章吸引了我,内容是描述情感失落的,文笔的凄凉和优美,还有情感的真挚,和那份深深的忧郁,就如身临其境般,也深深的打动了我。虽年少不更事,可对文章的品味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内涵。我就留意了一下作者的署名:“路人”。

在开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忙于课程的安排和学习的勤奋(刚入学,自是有些不适应的)。到了期中考试后,才稍稍轻松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受校园浓郁的文学氛围的影响,抑或也是我所处的年龄正是朦胧情怀初萌的时候,总有一种想犯酸的感觉,想用些诗意来表达一些内心的活动迹象,于是我用一篇不成熟的小诗作探路石,不久加入了校文学社。出于对“路人”的仰慕和向往(有些追星族的味道噢),我向同门前辈们打听着他的情况。原来,是高三(2)文科班里的秀才,他的作品有在不少杂志和诗刊上发表呢!

一如追星族的心理,我便想一瞻他的风采。一天,我向一位他同级的学生问他的去处,他指着操场上激烈进行着的蓝球赛里正奔跑着的一个身影说:那个就是!当时我就想,这和我印象中的秀才可不一样,他应该是那种书生气十足,文绉绉,弱不禁风的样子的呀,怎幺还能在球场上驰骋?赶紧钻到人群里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定睛一看:果然是瘦弱的,却另有一种清秀的感觉,与内心的想象倒是有些吻合,只是他那瘦弱的身躯在同伴的身间穿梭却那般的灵巧,想不到他竟是文武双全的呢!内心的那种倾慕已是浓浓的加深了,更多了一种真实。

因为初涉文学,自有许多不明和肤浅之处,我便总借机会去他班里,与他班的女生打交道。那时的我是很活泼和可爱的,他班里的女生有很多都和我交上了文友,有什幺拙作我便亮出来让她们帮忙指正和润色。在不知不觉间,我与他也渐渐熟稔起来。在他看过我的初稿后,总会很耐心和有见地的修正着文章中用词和修饰的技巧,也经常拿出他自己写的作品,予我欣赏。当时的那种欣喜和满足,让我慢慢发现,对他的倾慕已是一种几近不可自拔的深了。自然,这一切微妙的细节,他是毫不知晓的。

让我快节奏地描述我秘密行动的细节吧:在去食堂的路上,我会默默地跟在他背后凝视他的背影(神不知鬼不觉);在校园的花坛里,总心不在焉地盯着他所站立的窗口眺望良久;在球场上,我那不由自主的喝彩声总是叫得最响亮的,当然是为他而喝彩;在做早操时,我也总能看见他的背影(高年级在前,低年级在后排列的)。这一切,都是在时间的流动里无声的进行着。当时的我,也不清楚为什幺会如此执着的牵挂着一个人。现在想来,我是暗恋了呢!

直到第二学期,有一天,我仍一如既往地在校园花坛里端着书本心不在焉地时而守望着那扇久已熟悉的窗,期待着那久已熟悉的身影。当他的身影猝不及防地出现在那里时,我的眼神已来不及移开,双目对视,我竟感觉到了他眼里的一种深深的情意(或许是自己的错觉罢)。我立即慌不择路的匆匆离开了花坛,心犹自剧烈的跳着。当时那种狼狈像会不会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无从考证,不过,自那以后,我在路上与他相遇时,与我偶然对视的眼神里,多了一份笑意。当时我的脸一定是通红的,因为那时的心跳总会很快。在不久的时间里,我便习惯了那种注视,在我望他的眼神里,也多了一份温柔。只是彼此都不曾触及其内涵,仍在平静地守望着,因为他要毕业了!

在他的同学留言录里,得到了他的通信地址,是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当时我笑言,毕业后,我仍要向他请教的。他带着敦厚的微笑答应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