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疏远期怎样应对
青少年的“疏远期”现在提前到12岁—18岁。开始表现在言语上的偏激,要与成人年发生冲突,譬如老师、家长等,这是由于身体的巨变引起的,有人比较明显。这时他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有主见了,于是不听话,不礼貌,好像没有知心朋友,很压抑,情绪低落。常常是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成了“导火线”而产生过激行为。如果这时遇到家长的“更年期”,“两期相遇”,必然硝烟弥漫,发生争端。
应当指出,青春期特别是出现“疏远期”的孩子,更需要“亲子关系”。我们知道“更年期”家长也会出现烦躁,心理矛盾等现象,而碰上孩子的“疏远期”时,孩子还没有成长成熟,没有失败的体验,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一味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呵护,自己有主见了,可以自作主张了,如果此时父母一味自顾自地斥责孩子,或者高高在上,把他当小孩子教育;或者缺乏耐心,各忙各地,认为自家的孩子难教,不易理睬,缺少沟通,这时的孩子就更加叛逆,甚至封闭起来,不理大人。杨红霞老师说,很多心理个案治疗到最后都发现问题出在孩子,根源却来自于家庭。“亲子关系”治心灵“黑色地带”
其实,人心理都是有问题的。正常人心理通常也有心理曲线:正常颜色是由白—浅—深—黑,可以调节由黑—深—浅—白,呈浅灰色也是正常状态,而13岁到17岁少年却很容易滑落到“黑色地带”,所以不能乱贴标签说“心理有问题”,确认心理有问题需要医生确诊。一般心理走到“黑色地带”时需要人际交往,同伴或者亲情包括父母的亲子关系来缓解,也可以心理老师干预,办法通常是预防、预警和干预,深层次才需要药物治疗。
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识刚刚发展起来,由于身体的变化引起心理的变化,如果为人父母还停留在“你是我的孩子,我叫你干嘛就应该干嘛”的习惯思维上,当然引起心理反弹,所谓的“代沟”就是思想不一致并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形成的。最关键的是建立一种“平等关系”,首先要让孩子说出来,说出心中的想法,看他心里有什么不舒服,并反思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种种行为心理,一起面对人生苦恼。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