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孩子的暴力心理你知道吗?

孩子的暴力心理你知道吗?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压力,如果以上的毛病都出现在你的身上,那就是一个警号,要设法解决这种种的精神压力,才会有健康的生活。病从浅入深,如果对这些压力不闻不问,任其在心中不断扩张,最后演变成精神沮丧症,情况就非常严重。那么,精神沮丧有哪些症状呢?1,每时每刻都觉得情绪低落;2,忧虑不安和容易受到刺激而发怒;3,对平日的活动兴趣索然;4,常会在天未亮时就清醒过来;5,丧失食欲和体重下降;6,感觉孤单无助和一无是处;7,通过酒精麻醉自己,取得解脱;8,死亡和自杀的阴影萦绕不去。

精神沮丧症并非不治之症,相反,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疗效非常显著,治愈成功机会很大。要想使自己生活充满兴趣,过得无忧无虑,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别将心事往心里藏,找个有爱心又信得过的好朋友,把所有的不愉快向对方倾诉,使心理取得平衡。

2、别因芝麻绿豆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徒增烦恼。暂时把这些烦人的琐事抛置九霄云外,看看书,或观赏电影,都是很好的“发泄”途径。 在这样一个暴力与残忍似乎非常普通和能被接受的世界中,许多家长对自己能否帮助孩子变得温柔一些表示疑虑--即使孩子发展一种对他人的关心与体贴。教育孩子关心他人本身并不是解决暴力的方法,但你可能担心生活在暴力充斥在银屏和街道上的社会中,你的孩子会变得强硬和不关心他人。

当然父母并不能控制影响孩子生活的所有事情--毕竟孩子在外面这个强硬,冷漠的世界中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孩子的个性与性格是家长不能控制的左右的。但家长仍能作一些事情以帮助她们的孩子培养关心别人,公正,负责任的性格。

关心他人是否是孩子的天性?

人们有时并不象成人那样观察外面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和眼光。但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者过去认为关心他人的品质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培养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关心他人的迹象。例如如果一个小孩子的父母有头痛病,研究者发现即使很小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关心和同情,或试图解决问题,他们还会安抚生病的家长。又如,孩子常会对朋友,同学,陌生人,动物表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愿望。许多帮助过他人的十几岁少年表示,他们从中获得了许多快乐。因此首先要相信你的孩子是可以关心他人的!

家长能做什么呢?

你能做的最关键的是就是让是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心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做了暴力和残忍的事情,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你一定要坚定和诚实的与孩子谈,要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但这一点通常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你应说\"你做的事不好。\"而不是\"你这个孩子不好。\"

另外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做法给他人的感受,特别要给他们讲授为什么别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但要注意谈话要简短,否则会令孩子有负罪感。

你还要注意你的示范作用。你的孩子时刻在观察你的言行并在刻意或不经意的模仿。你帮助你的邻居和给慈善机构捐款,会构成你家的关心他人的氛围,让你的孩子有机会和环境去发挥关心他人的本质。

3、与其将不满的情绪深埋心底,不如玩玩拼图游戏,做做园艺或重新粉刷房子,用忙碌使自己忘掉烦恼。

4、为他人效劳,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在减轻压力的同时,也可使自己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

5、天底下没有无所不能的超人,更不可事事都有完美的结局,只要找个自己胜任愉快的事情去做,全心投入,别太计较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