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会有逃避心理?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的明显,以及社会阅历的增加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面对学习竞争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升学就业的恐惧等,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参加本次调查的600多名学生中,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时,42%的初中生和75%的高中生的心理防卫方式大多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尤其是高中生感觉学习负担特别大,焦虑、心神不定;一提及上学考试就特别心烦;对成绩好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心理不平衡;做事不主动的人数比例比初中生明显增多。
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面对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一些学生心理十分脆弱,一旦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或是倒退,往往选择逃避。有的学生几次考试不理想后,便开始产生焦虑感,对自己失去信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容忽视。与老师同学之间相处和睦、融洽,也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当与身边的老师同学相处遇到困难时,中学生不知该如何改善关系,解决问题,长时间的逃避会对他们的学习状态造成严重影响。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受到百般疼爱,一旦与老师同学发生不愉快的摩擦,往往不肯主动承认错误,缺乏宽容谅解之心。当学习成绩或日常表现出现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处于困惑、迷茫状态,心理很脆弱,而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过度施压,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大,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对学习感到厌烦并采取回避的方式。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对学习、考试中的难题、错题,设法解决它们,就会进步,而回避只能会将缺失积少成多。真正的快乐是一朵需要困难作陪衬的花儿。
遇到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不是降低了我们的能力,而是一种升华。不要怕被拒绝,恰当的寻求帮助是我们生命的成长力量。在共同应对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活中,携手并进,过关斩将,才会拥有攀跃巅峰的辉煌。
同时,家长与老师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支持他们,迎难而上,让孩子做一个心理上的强者。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