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怎样度过适应期
案例一 从悲伤到悲观
筱时是个北方姑娘,初来广州,生活不太适应,觉得自己适应得比别的同学都慢。虽然在网上筱时“特能侃”,但一到面对面,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筱时随和的性格在同学里挺受欢迎,但其实她还是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憋在心里说不出来。
案例二 从自责到自卑
开学时,小宫参加学生会学术部面试,没有被选上。本来他对大学社团活动充满兴趣,这一来一下就蔫了。以后想参加有竞争的活动,小宫都思前想后,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再次受到打击。
专家支招
1.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新人们的心理问题中,不乏这样的描述,“我太内向”、“不活泼”、“不讨人喜欢”……不少自卑的想法,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感觉到,很多时候,认为自己不自信的这个信念,却非常的自信。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韦志中说,你若发现自己“自信地不自信着”,就是适时调整很好的开始。
也就是说,性格好不好,因信念而异,关键是把自信建立在什么地方。韦志中也强调,十八九岁的大学新人如果学会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不论对自己的心灵成长或人际交往,都非常有用。
2.愤怒和委屈是正常反应
“当你遇到伤心的事时,哭出来,不要怕。”话虽如此,但仍有很多同学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别人,或者哭出来很没面子,特别是男孩子,有的不允许自己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有同学认为,系里“男生多,心理问题就少”。
但是每个人都有愤怒和委屈的时候,害怕会发抖,伤心会哭,遭受打击会低落,这都是自然的情绪反应。压抑正常的情绪反应,反而得不偿失。这时候,就要学一点保护自己的心理方法。
韦志中说,发泄不一定是发脾气,但情绪要有进有出,才能增加你心理的承受能力。憋在心里的后果就是,全对着自己发泄了。
3.有情绪 及时说
情绪有进有出,也一定要注意对谁说,最适合的莫过“感情好”的人。提到亲密关系,很多同学第一时间想到恋人,其实未必。除了父母和恋人,只要谈得来,平时走得近的室友和朋友,统统可以向他们倾诉。有的问题对父母不好开口,同龄的朋友反而更适合。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