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喜欢换座位吗?
你的孩子频频要求更换座位,确实心理有了问题,心理学家将这种表现说成是“同桌恐惧症”。追溯缘由,可能是你们的孩子从小与父母及外界缺少交流,导致孩子性格内向,以后在成长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又缺乏足够的社会化锻炼,从而造成了目前这种见人即有自卑感的倾向。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自卑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自我暗示,如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对自我智力的估计过低,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失衡。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由此可见,频频换座位的孩子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即自卑、羞怯、紧张、恐惧等心理在作怪。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自卑感,应该引导他主动与父母、同学、邻居等交谈,多在班上公开发言,并多参加文体及社会活动,使他慢慢地消除羞怯、恐惧情绪,性格变得开朗。“我很脏别碰我”
61岁的刘成握住大夫的手感激万分地说:“谢谢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40多年来我一直认为有一身坏毛病、坏习惯,没有想到这也是一种病……”
【病例】刘成196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控制不住地多虑,认为自己脏,大小便后或换衣服后都怕弄脏家人,不停地反复洗手、洗衣服。他不敢出门,不敢坐车,怕自己身上脏而把车及周围弄脏了,明知不必要却不能自控。近两年病情加重,不但自己反复洗,也让家人反复洗,连吃饭的碗也得用塑料薄膜包着才用,将家中门把手用透明胶粘着。
【点评】这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病人知道这些强迫观念、情绪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又违反自我意志,所以极力抵抗和排斥,但都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强迫因素表现为以仪式化为主,此时精神痛苦可减轻,但社会功能的损害已加重。临床上强迫症可表现为下列形式之一或两者的混合: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包括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害怕丧失近期能力等。
②以强迫动作为主的临床相,表现为反复洗涤,反复核对,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反复计数,或其他反复的仪式化动作等。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多虑、怕门关不好反复检查等,但不影响工作、生活;重者表现为几种强迫症状同时存在,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并且病程迁延。这种疾病如果早期系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