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半数曾有“多动症”
近期,国外对近1300名犯罪者的研究发现,75%儿时有小儿多动症表现。同时,很多染上网瘾、毒瘾者是多动症孩子。另外,50%的少年犯被诊断有多动症症状。而在中国,学龄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13.6%,初步估计全国有多动症儿童1461万-1979万人,其中有四成未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大多数孩子在6岁前开始有症状表现,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随着年龄渐大,症状的表现会有所恶化,如果不进行治疗,70%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阶段,更为严重的是30%会终身带病。
对于儿童多动症的医学研究,在经过近20年多年来有意义的探索之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精苓口服液以疗效显著受到医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该口服液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几十年临床验方,属中医制剂,大连金港药业联合开发3年后由药品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河北医学院附属二院、山西医学院、山西省儿童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大连市保健院等全国11家协作单位进行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证明,本品对儿童多动症、儿童智力低下、儿童孤独症等有明确疗效,经过一个疗程(4个月)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的治愈率可高达96%以上。
尽管,我国已经研制生产了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优质药,但仍然有不少多动症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学龄儿童患多动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如果患儿达不到临床治愈,这一疾病可能持续至成年,或发展成为其他精神障碍,更严重的是染上毒瘾、网瘾,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为此专家呼吁:重视小儿多动症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多动、抽动”是一种疾病,而误认为是“淘气”、“不听话”的表现,等长大懂事就好了。其实是错误的想法。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多动症呢?国际上称之为“注意力缺陷症”,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因此多动症,有时并不一定多动(属于后者),多见于女孩。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家长可视情况及时寻求医生进行诊断。
因此,一经确诊须及时治疗,如果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将会导致约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
而治疗小儿多动症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心理疗法、教育疗法和行为疗法等。药物疗法,即坚持按时按疗程服精苓口服液(4个月为1疗程),0-3岁,日服2次,每次1/2支;3-5岁,日服3次,每次1/2支;6-9岁,日服2次,每次1支;10岁以上,日服3次,每次1支。心理疗法,则是医生和家长共同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鼓励指导,疏通感情;尤其是父母既不迁就,也不打骂,治愈多动症是大有希望的。教育疗法,是通过教育手段,增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能力,提倡医生、教师、家长结合,多沟通情况;提倡体育活动、正常游戏;以鼓励为主,管教结合,循序渐进。行为疗法。是建立正常行为,逐步巩固其效果。例如当患儿学习用心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表现不良行为时,给以批评乃至惩罚,这样使不良行为逐渐淡漠直至消失。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一定要重视小儿多动症,不要因多动症而打骂和训斥孩子,要正确、科学地对待小儿多动症,采用综合疗法,坚持连续用药,直至康复。一起陪孩子度过难关、早日恢复健康。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