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求学令中年空巢提前15年
11月初,郑州市民庞先生和妻子一起,把赴美留学的儿子送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看着儿子乘坐的飞机越飞越远,庞先生夫妇眼角都闪着泪花。他们说,那一刻,感觉心里猛的一下被掏空了。
现在,各高校新生已在学校安稳下来,同时,不少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作为职场新人陆续进入工作岗位,他们中与父母分居不同地区的不在少数。
与父母多年相伴的孩子,像小鸟一样长大,因为求学、求职远走高飞后,一个三口之家延续多年的生活将面临一种新的状态,成为中年空巢家庭。
今年48岁的郑州市民陈先生在省直某单位工作,妻子周女士早些年下海做生意。儿子4年前去北京上大学后,陈先生就觉得家庭生活变得不平静了,妻子周女士经常烦躁不安,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有时候陈先生有应酬,周女士见他喝酒就会大闹一场,闹的次数多了,陈先生渐渐学会借酒消愁,喝醉后就住洗浴中心不回家。而周女士则迷上了打麻将,终日和一帮麻友搓得不亦乐乎,乐不思家。由于两个人都没有把心思花在家庭的经营上,这使得家庭矛盾逐渐加深,夫妻感情愈加恶化。
今年9月,陈先生的儿子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他和周女士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两个人办了离婚手续。周女士回忆说,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每天都想着给孩子打电话,如果连续几天没有儿子的消息,她就会焦虑不安,什么都干不下去。她说,“孩子在家的时候就是全家的‘核心’,家里的‘中心工作’都是围绕着儿子,整天为他忙得不可开交。孩子去外地上学后,空闲时间忽然多了起来,反而不知该干什么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感到焦躁、失落,工作起来无精打采,生活也觉得莫名的空虚。”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中年空巢主要是一种心理空巢,也可以定义为空巢综合征,其根源来自于一些父母的教育理念。“空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情绪是由于孩子的离开引发了父母的分离焦虑:一方面是担心孩子能否适应独立的生活,另一方面是父母暂时无法接受与孩子分离的状态。引发空巢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原因是孩子在家时,以孩子为中心,而且生活比较程序化。孩子一走,这个程序被打乱了,这就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模式。然而,这种转换比较难,从生理上,人已经到了更年期,身体条件没有了优势;事业也几乎走到了尽头,受年龄的限制,转换的空间很小。孩子在家的时候,夫妻双方都有一种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现在,这种价值感不在了,就出现了心理上的明显落差。第二个原因是孩子在家时,孩子是夫妻关注的中心,也是夫妻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夫妻因孩子的存在,一些矛盾可以暂时淡化或隐蔽,而孩子不在身边了,夫妻之间就会变得无所顾忌,矛盾就重新暴露出来了,而双方的无所顾忌,更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
“空巢期”提前 学上网聊天
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多指老年空巢,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大多接近或进入老年阶段,空巢期相对较短。长期从事空巢家庭研究的专家认为,一般传统的家庭关系要经历恋爱、生育、抚育孩子成长、空巢、老年等5个阶段,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加上现在很多孩子上大学寄宿或者出国,家庭出现空巢的时期有所提前。以城镇平均初婚年龄女性为25岁、男性为27岁为参照,假设初婚与初育平均间隔为2年,且这些夫妻的独生子女若18岁离家。那么,他们进入中年空巢期的平均年龄通常为45岁至47岁,空巢期提前了将近15年。如果按人的预期寿命为70岁计算,这些夫妻将在中年空巢阶段生活25年左右。
在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背景下,我国的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许多家庭的中年父母正经受着空巢期提前到来的考验。
“每到吃饭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女儿在国外吃什么,担心她是不是吃得惯;每到下雨、下雪天就担心孩子拿雨具没有,穿的衣服多不多。”市民童女士说,以前,女儿在家里是“一号人物”,每天的饮食、作息几乎都是围着她安排。去年女儿到澳大利亚读书,家里只剩下两个“一下子失去目标”的中年人,失落感很大。开始的时候,童女士平均每周都要给女儿打两三个国际长途电话,后来在女儿的“遥控指导”下,童女士开始恶补视频和语音聊天知识,每天通过电脑跟孩子视频聊天,孩子在外面生活得怎么样,胖了还是瘦了,在家里一看就知道,而且费用也省多了。
记者从省会部分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初、高中生出国留学,“90后”已经成为留学大军中的主力,中学生占留学人员的比例近50%。而他们的父母也因此提前进入空巢期,家里一下子安静下来,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感到很不适应,产生孤独、焦虑感。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杨勇超分析认为,通常家庭中女性更多地承担了教育、抚养子女的任务,所以在孩子离开后女性的失落感更大,而这期间正好和女性的更年期“撞车”,不良情绪更加难以排解,两者加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女性出现“空巢危机”。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