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平常心应对孩子攀比

平常心应对孩子攀比

案例:

琳琳3岁了,是个可爱的女孩,也挺懂事。但让妈妈烦恼的是,她总和别的小朋友攀比。她家有个邻居,家里也有一个女孩,和琳琳同一天去了同一个班级的幼儿园。这两个女孩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做比较,特别是琳琳,攀比的心理太强了。那个女孩有什么,只要她没有,马上就大哭大闹地要一模一样的东西,一点儿道理都不讲。妈妈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她。

建议:

孩子适当有点攀比心是正常的,他们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他们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这里建议你以平常心应对孩子攀比,以四大策略不声不响地影响孩子攀比心理:

一、反攀比。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比如:小明虽然有新书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二、改变攀比兴奋点。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

三、把攀比变成动力。当孩子攀比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从而巧妙地将攀比变成动力。如:孩子跟别人攀比新衣服新鞋的档次,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积攒零花钱自己购买新衣服,从而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纵向攀比。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