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小学新生的“适应不良症”

小学新生的“适应不良症”

今年我带了一年级(4)班的班主任。这样一群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新太仓人”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和周围的环境不适应、不协调,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产生了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给孩子造成了一些迷茫、困惑和痛苦,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帮助这些一年级的“新太仓人”摆脱“适应不良症”,意义重大。

症状一:对新环境适应不良。

我班有个王某某的学生,开学时妈妈把他送来,妈妈刚走,他就哭了,不管我跟他的妈妈怎么劝都不行。

问过他的妈妈才知道,他的妈妈跟爸爸都是来外来民工,平时工作很辛苦,经常上夜班,所以不能经常呆在小孩身边。本来小孩的奶奶晚上带他,现在奶奶回老家,要过几天才回来,所以妈妈让他晚上在叔叔家住,他不想去,觉得妈妈把它放在学校是不想要他了,所以一直哭。他的妈妈流着眼泪说这也是没办法,看得我也是心酸酸的。

对症下药:改变孩子的观念,分散注意力,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对家长还是很依赖的,特别是刚到一个新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生,新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孩子在心理上有种紧张感甚至是恐惧感,从而使这种依赖性变得更强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活动,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或者让学生做一些事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新集体,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