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家长不仅要掌握现代的教育理念,更要遵循教育规律,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对孩子的一些特点该如何看待呢?近日,锦州市第十中学张洪东校长在古塔区士英小学所作的关于“如何做个合格家长的几点建议”的讲座中谈道: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和强项,并能因势利导,发扬光大。
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就像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有的孩子好静,有的好动,有的爱学,有的爱玩,有的内敛,有的活泼,这些都是孩子的特点。正是有这些不同的特点,大千世界才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家长不要过早地把那些好动贪玩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就是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重视差异性。就是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用心去发现孩子的特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所长,但没有人无所不能。好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强项,并把它发扬光大。
把孩子的特点当特长
家长承认差异的存在,即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但是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的短处与别家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忽略了孩子之间的差异。比起来你会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暴躁,越比越不自信,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紧张,都不开心,教育也就无从谈起。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特长。父母发现孩子的特点后不要打击和压制,而是要引导孩子发挥与运用,将自身的特点变成特长。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需要朋友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对孩子的朋友都比较重视,一般都希望孩子的朋友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以给孩子带来有益的影响和帮助。可是,有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交往的朋友不一定都能令自己满意。有些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选择朋友,这样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心理压力的,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最关键的是家长要转变态度,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在尊重选择的同时,父母也一定要把好关,孩子只有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会有更多的体验。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孩子们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如何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如何向别人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快乐,也才能有健康的人格,没有朋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走向犯罪。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家庭教育也一定要循道而行。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否则将被规律所惩罚。比如,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爱读书,这当然是基于好的出发点。然而也有很多父母在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并不十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有的甚至采取粗暴干预的态度。有的父母认为儿童读童话太幼稚,不真实,读书就要读名著,读经典作品,或者把阅读当成提高写作水平的工具,忽略阅读对孩子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其实,孩子在童年的时候是需要幻想的,需要童话世界的。如果过早地让他们读那些高深的文学作品,剥夺他们读儿童作品的权利,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孩子对读书的厌倦,甚至讨厌学习。有的父母让小孩看电视只看英文节目,目的是让孩子浸润在英语环境中。这样做的后果,只能导致孩子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不再有想学英语的兴趣。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