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导读]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案例: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宝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大哭特哭了半个多小时,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立刻止住了哭闹,渐渐入睡。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不!”吓了妈妈一大跳。妈妈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老和大人对着干呢?甭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分析: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原先,儿童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两三岁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两三岁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的反抗行为。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