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孩子成长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成长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如今,随着大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与学龄中的子女异地而居,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代为监护与教育。但父母长期离家在外工作,这种祖孙情或亲戚情能否代替父母及子女间的亲子之情,能否让孩子在受教育的黄金季节,得到春风细雨的滋润,使其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到正常呵护与教育呢?

在笔者任教的班级,其中有几个孩子因为父母在外省市甚至国外工作而跟随祖父母或姑妈、姨妈生活的。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与其他孩子无异,但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沟通交往等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表现为:1.生理发育不良,心理较为封闭。生活起居得不到精心照顾,快乐不能与父母分享,委屈不能向父母倾诉,疑惑得不到父母的指点。2.自控能力差,在家里长年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思想行为束缚,加之社会、媒体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3.学业成绩下降。家中无人约束、指导其学习,自然不愿学习;即使家人约束,但因不是其父母,孩子未必愿意接受教育,终究无力改变孩子学习不自觉,学习成绩下滑的状况。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烦恼和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这些孩子,当他们成功时往往得不到家长欣赏,失败时得不到家长鼓励,进步时得不到家长表扬,忧郁时得不到家长抚慰,悲愤时得不到宣泄,彷徨时得不到指引,孤寂时得不到关爱,心理和性格朝着非健康和非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的孩子。

众所周知,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有5大环境:家庭、学校、社区、传媒和友群,其中家庭环境举足轻重。究竟该把孩子交给谁,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而个性飞扬?当然应该是父母自己。只有亲情,才能让孩子在放飞心灵的同时,又能从生活中吸取各种营养而不断成长。因此,家长应该在工作与家庭中寻求平衡,做出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选择。尽可能让孩子跟随自己生活,即便暂时无法改变现状,也要想方设法,尽量在休假时陪孩子散散步,谈谈心,教他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带他走出家门,一起钓鱼或者爬山,一起亲近大自然。有条件的话,背起行囊,带孩子去旅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在工作需要不得不外出时,也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应当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打打电话,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聊天,关心孩子的身体与学习情况,倾听孩子的烦恼,并给孩子出主意,帮助孩子走出烦恼,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