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
对娱乐明星的崇拜,已是普遍现象,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明星崇拜”,让其健康成长起来?
人的成长多数从崇拜开始
心理学发现,人的成长,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崇拜的对象。
第一个成长阶段:从出生到大约7岁换乳牙之前
这是孩子快速长身体的阶段。父母为其提供了生存的保障及生活指导,所以,这时,父母是幼儿崇拜的偶像。
第二个成长阶段:从7岁到青春期
这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从心理上说,他要像小狐狸那样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此时,他再也不会视父母为偶像,而是在家庭之外寻找“父母替代者”,寻找新的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模仿、崇拜,在崇拜中成长,此时的崇拜对象是弥散性的。
第三个成长阶段:从青春期到21岁
此时,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形成了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们开始在外部世界寻找榜样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榜样”是他们崇拜的目标,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崇拜明星成普遍现象
1、强者崇拜是心理需求
崇拜,是人的一种原始而本能的需求。
动物世界,猴群有猴王、蚂蚁国有蚁王。只要是群居的,没有“头领崇拜”,群体就无法有序、和谐地延续。
在人类发展的蒙昧时期,出于对自然的惧怕,人们需要凭借某种神奇的力量来驾驭自然,消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就有了创世神话,有了英雄,这就是人类最初的“明星崇拜”。
之后人们崇拜那些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能保证大众生存的人,以及对大众有用的人,诸如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科学家等。
2、人们崇尚“完美”的人
现在“明星崇拜”已经统治世界。这种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信仰的现代转向,即,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就开始追求“完美”的人的目标。
人们为何如此崇拜娱乐明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自己的“肉体”,创造为或者演绎为最接近人类理想的艺术品!
以至于人们认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胜利,“他”的崇拜者们想成为他,以一种近似于朝圣的心态走向他,不顾一切地去模仿他,企图通过接近他来分享他的美和力量,这就是生物学和心理学双重意义上的“欧赫美尔”现象。
3、媒体创造了“光环效应”
为何现在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娱乐明星而非真正英雄的光环中?是文化和传媒的合作。
明星是票房的有力保证,利用他们的超常魅力,可以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而使文化和传媒获取可观的利润。他们对明星进行包装,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在人们的心中创造“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如果某个人的某种品质、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时,人们对他的其他品质、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因此,这种心理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造星者创造光环效应,是诱骗人们去崇拜明星。既然是诱骗,那就是投其所好,就是抓住受骗对象的真正需求,造星者因此努力将明星打造成“完美人”的形象,让人们以为有了明星,就有了一切,一切可以变为现实,让自己暂时有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依靠。
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而少男少女,尚处在心智发育的过程中,更易受到“诱骗”,因而成为了娱乐明星崇拜现象的主力军。
孩子崇拜明星怎么办?
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如果孩子谁也不崇拜,反而应该着急,那说明您孩子的心理年龄还没有进入青春期。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广义的“明星崇拜”,或“明星崇拜”的欲望被父母抑制,很可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但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他的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的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
有的父母会说,我希望他崇拜英雄,但不是什么娱乐明星。即使这样,也不能硬行制止,因为,此时孩子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而且,因为“光环效应”的结果,娱乐明星在孩子的眼里,是完美的,是强大的,同样会满足他成长的心理需要。同时,因为社会的成长标杆并非明星一种,其他参照,会对孩子的明星崇拜进行调整,所以请不要压制孩子的明星崇拜心理,最好让他自行调整。
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明星崇拜”,让其健康成长起来?
人的成长多数从崇拜开始
心理学发现,人的成长,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崇拜的对象。
第一个成长阶段:从出生到大约7岁换乳牙之前
这是孩子快速长身体的阶段。父母为其提供了生存的保障及生活指导,所以,这时,父母是幼儿崇拜的偶像。
第二个成长阶段:从7岁到青春期
这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已经完成,从心理上说,他要像小狐狸那样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此时,他再也不会视父母为偶像,而是在家庭之外寻找“父母替代者”,寻找新的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模仿、崇拜,在崇拜中成长,此时的崇拜对象是弥散性的。
第三个成长阶段:从青春期到21岁
此时,孩子的心智逐渐成熟,形成了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们开始在外部世界寻找榜样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榜样”是他们崇拜的目标,给了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崇拜明星成普遍现象
1、强者崇拜是心理需求
崇拜,是人的一种原始而本能的需求。
动物世界,猴群有猴王、蚂蚁国有蚁王。只要是群居的,没有“头领崇拜”,群体就无法有序、和谐地延续。
在人类发展的蒙昧时期,出于对自然的惧怕,人们需要凭借某种神奇的力量来驾驭自然,消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就有了创世神话,有了英雄,这就是人类最初的“明星崇拜”。
之后人们崇拜那些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能保证大众生存的人,以及对大众有用的人,诸如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科学家等。
2、人们崇尚“完美”的人
现在“明星崇拜”已经统治世界。这种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信仰的现代转向,即,当人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就开始追求“完美”的人的目标。
人们为何如此崇拜娱乐明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自己的“肉体”,创造为或者演绎为最接近人类理想的艺术品!
以至于人们认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胜利,“他”的崇拜者们想成为他,以一种近似于朝圣的心态走向他,不顾一切地去模仿他,企图通过接近他来分享他的美和力量,这就是生物学和心理学双重意义上的“欧赫美尔”现象。
3、媒体创造了“光环效应”
为何现在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娱乐明星而非真正英雄的光环中?是文化和传媒的合作。
明星是票房的有力保证,利用他们的超常魅力,可以强烈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而使文化和传媒获取可观的利润。他们对明星进行包装,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在人们的心中创造“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如果某个人的某种品质、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时,人们对他的其他品质、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因此,这种心理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造星者创造光环效应,是诱骗人们去崇拜明星。既然是诱骗,那就是投其所好,就是抓住受骗对象的真正需求,造星者因此努力将明星打造成“完美人”的形象,让人们以为有了明星,就有了一切,一切可以变为现实,让自己暂时有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依靠。
崇拜,是弱者对强者的崇拜,而少男少女,尚处在心智发育的过程中,更易受到“诱骗”,因而成为了娱乐明星崇拜现象的主力军。
孩子崇拜明星怎么办?
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如果孩子谁也不崇拜,反而应该着急,那说明您孩子的心理年龄还没有进入青春期。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广义的“明星崇拜”,或“明星崇拜”的欲望被父母抑制,很可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但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他的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的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
有的父母会说,我希望他崇拜英雄,但不是什么娱乐明星。即使这样,也不能硬行制止,因为,此时孩子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而且,因为“光环效应”的结果,娱乐明星在孩子的眼里,是完美的,是强大的,同样会满足他成长的心理需要。同时,因为社会的成长标杆并非明星一种,其他参照,会对孩子的明星崇拜进行调整,所以请不要压制孩子的明星崇拜心理,最好让他自行调整。
相关文章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