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假期为什么这么沉重?

假期为什么这么沉重?

寒假到学生哥忙得不可开交

  不出国旅游没谈资?

  “我得让妈妈赶紧给我报个出国游,不然就浪费时间了。”三年级的小蕾对记者说。“不趁假期出去玩,开学后都不好意思和同学聊天。人家都是‘欧洲深度游’、‘非洲探险游’啊之类的,如果就是去个北京、上海什么的,都不好意思提,写作文也没得写。”

  请同学老师出外 抓住“社交”时机?

  二年级贝城的爸爸这几天也很忙活。贝城爸爸对记者说:“孩子的性格内向,平时在学校不爱说话,朋友也不多,我们觉得应该抓紧假期的机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和大家沟通的机会,所以想邀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海边玩,顺便也跟老师多沟通。”据了解,像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请同学们去海边”也已经是非常“经济”的选择,一些家长甚至出钱邀请老师“住五星级宾馆,双飞三亚”。

  补习班 、特长班充电忙

  “现在的小朋友已经非常有竞争意识了。”在少年宫做舞蹈老师的阿冰对记者说:“平时已经有很多孩子放学后来练舞蹈,寒假更是几乎每个班都报满。”晚上九时,记者在一家少儿特长培训班的门口遇见刚下课的萌萌。“今晚是合唱训练。”萌萌说,“班里的同学们个个都会很多特长,钢琴、美术啊,我也不能落下。趁寒假多学东西,妈妈说‘技不压身’,以后竞争更激烈,所以现在就要努力。”

  而邹小姐在今年寒假照例为孩子报了好多辅导班,虽然知道孩子可能会累,可也没办法。“一放假,孩子就有大把自由时间。如果不给他安排充电,谁知道他一天到晚都干些什么啊?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去网吧打游戏……想都不敢想。”

  心态实录

  忙碌背后心态复杂

  把假期安排得如此繁忙,家长和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攀比!“不想成‘异类’”

  假期伊始就鼓动妈妈给自己报名“出国游”的小蕾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所在的学校是省重点里最顶尖的,班里的同学都很有来头,每天各种漂亮的车停在学校门口排长龙,可我是一般的‘片内生’,家庭条件一般,经常感觉和同学们说不上话。我周围的同学很多都去过n个国家了,我最远只去过香港。这样下去,我都快成为班里的‘异类’了,所以无论如何这个假期要出趟国!”

  现实!“关系”对孩子很重要

  请儿子的老师和同学们去海边玩的贝城爸这样看待自己的安排:“也许你会说我这个当家长的太‘复杂’了。我是这样看的:在现今社会‘关系’非常重要。请老师和同学出去玩,未必是图着实质的回报,更希望表达我们的友好,希望孩子能和同学们更熟悉一些。孩子太内向了,这对他今后走向社会的发展很不利。”不过,贝城爸也承认“有私心”。“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以后能更关心自己的儿子。”

  升学竞争!逼得孩子很“自觉”

  这个寒假,三年级的萌萌已经把日程安排好了:“周一、周三上法语班,周二学小提琴,周四学奥数,周五学跆拳道,周六、周日在家写假期作业。”“是不是爸妈给你报的名啊?”记者问。萌萌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是我自己想要学的。爸妈还觉得学太多怕不消化呢。可我觉得没问题。”萌萌像个“小大人”般说:“再过几年我就考初中了,特长多点可以加分。你们大人真奇怪,让我们努力,我们真努力了你们又觉得‘怪异’。多学习不是好事吗?”

  家长担心!怕孩子无所事事

  一到假期就给儿子排满辅导班的邹小姐悄悄对记者说:“其实我给孩子报这么多班,孩子学进去多少无所谓,关键是他有了正经事做,我不必成天上着班还担心他不知干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