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教好动的男孩学会专注

教好动的男孩学会专注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这个道理对于那些耐心差、永远也坐不住的男孩来说,似乎更加适用。

  然而,现实中这些调皮的小男孩们的表现却很是让人失望,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家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做起事来没有耐心——刚开始玩积木不到几分钟,又去玩电子游戏;画画才学两天,就扔下画笔闹着要学钢琴;钢琴买了,老师也请了,他却说弹吉他的哥哥很酷,想学吉他……

  看着孩子这样整天漫不经心,做事有头无尾,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样子,每个做家长的都会很发愁:如果孩子一直这个样子,将来只能一事无成。

  其实,坐不住是男孩的天性,男孩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了,他们可能会因为窗外的一只小鸟而跑出去玩,忘记自己正在画画;他们可能会因为要应付体育考试而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要改变男孩的这些坏毛病,家长也不要只看问题的表面,还要了解孩子本身所固有的某些特性。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们集中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这也就是说,几岁到十几岁孩子的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读书、写作业二三十分钟,就起来动一动、做点别的事情,尤其对那些好动的男孩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家长期待男孩可以像大人一样,一两个小时都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他们会感觉家长强人所难,并且会以更多的小动作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所以,对待停不下来的男孩,家长千万不能采用强制措施,那样只能让你的男孩或与你对抗、或“消极怠工”、或搞更大的破坏。

给父母的建议

  家长想让活泼、好动的男孩马上停下来进入状态,并且按部就班地去学习、做事,是极不现实的一件事情。因此,做家长的要拿出点耐心来,才能让你的小男子汉学会专注。

  方法一:要求男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一般来说,老师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只要孩子集中精力,他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家长不妨用“作业”来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如家长做孩子的“家庭老师”,为孩子完成作业规定一个时间。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时间是不一样的,5~10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达20分钟;10~12岁的孩子能集中25分钟;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半小时以上。硬是让一个10岁的孩子坐在那里60分钟去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父母要根据男孩的年龄特点,要求他在相应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力争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如果男孩的作业量超过了他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家长就应该帮他把作业分割开,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还表明,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家长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做较复杂的作业。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这样也有助于孩子集中精力去完成作业。

  方法二:要求你的男孩每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孩子往往有很多作业要做,如果孩子做着语文作业还想着那道解不开的数学题、画着画还想着他的手工小制作……那么,孩子不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而且还会养成三心二意的坏毛病。

  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大的“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不管面临多么多的任务,要想做得最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每次只想、只做一件事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家长可以故意给你的男孩很多任务,让他去完成,然后在他做得一塌糊涂的情况下,再告诉他,每次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才是捷径。这样,孩子就能深刻体会到专注的重要性了。

  方法三:不要剥夺男孩玩的时间

  小笙刚上小学一年级,爸爸对他的管教却很严。由于一年级的功课较少,而且很简单,所以小笙的作业总是做得很快,也不怎么出错。

  可是,爸爸却不这么想。每当小笙做完作业要出去玩的时候,总被爸爸一把抓住:“又要去玩了!作业做完了没有?”爸爸严厉的训斥让小笙很生气,他大声地叫道:“当然做完了,不信你看!”小笙把自己的作业递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并不看,他拿起作业本对小笙说:“这么多题目你一下就做完了?肯定会有许多错误,你好好检查一遍,半小时后再给我检查!”

  于是,小笙每天玩的时间就这样被剥夺了。

  爱玩是男孩的天性,当他们的天性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是不可能专注地做其他事情的。因此家长不能剥夺男孩玩的时间,否则小男孩慢慢就学会了有意拖延时间,明明半小时能够完成的功课,非要花上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这对孩子的学习以及习惯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事实上,小笙爸爸可能是误解了专注的含义,专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不是必须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对于男孩来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好事。
多数孩子,尤其是男孩,总是很顽皮好动的,他们有时候连5分钟都坐不住,精力旺盛,整天活蹦乱跳,不知疲倦。多动在3-5岁是正常现象,相反,如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爱出去活动,只在家里看书,倒会影响他们心智上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可能患有“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等。一般发育迟缓的孩子不爱与外界交往,只愿意独自玩耍或发呆,这就需要专门治疗了。
但是,孩子到了6、7岁,仍是不能控制顽皮,就可能要影响将来的学校生活,有必要进行一些训练了。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多动就是“多动症”,给孩子吃一些镇静的药物,结果给孩子造成很多副作用。
没法控制自己的活动水平和动作频率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的。将训练活动融入游戏之中,孩子会非常乐于接受,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爱好选择使用。
对于l-2岁的孩子,可以用打拍子的方法训练孩子好好坐着。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要求他安静地听你数数,你先从1数到5,如果孩子能做到,你给予鼓掌和拥抱的表扬,然后让他在地上跑一会儿,再做下一次训练。第二次可以从1数到l0,这样慢慢地延长孩子坐得住的时间,以此类推。由于家长的参与和表扬,孩子会觉得十分有趣。
当孩子到2-3岁时,可以安静地坐一会儿,就用计时器或闹钟来训练孩子。和孩子比赛,看谁能安静地坐到钟响,做不到就输了。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活动,即互相看着对方的脸,看谁先笑,先笑者为输。
4-6岁的孩子可以做“冰棍”的游戏,由几个孩子一同来参加这个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被指定做“抓人者”,其他孩子可以乱跑,一旦快被“抓人者”碰到,就可以大叫“冰棍”,然后站着不动,“抓人者”只能抓跑动着的孩子,“冰棍”必须由自由活动的孩子触摸他才能被解救,称为“化冻”。当孩子处于“冰棍”状态时,实际上需要控制自己不动,否则将被抓住或犯规。这种游戏玩起来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我们常见的“捉迷藏”游戏,藏着的孩子要安安静静地不能乱动,这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意志能力。这类活动都可以使孩子在活动量充足的过程中,不致因“发疯”而失控,闹中有静,相得益彰。
但是对于不仅多动,而且自控能力特别差,无法管住自己的孩子来说。需要找心理医生检查平衡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否有障碍,并需要做专门的训练来矫治。
,要多给你的孩子一些关爱,多一些鼓励、夸奖的语言、特别是他想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时候,你们不要厉声的制止他,而是欣赏他。
二多用榜样来教育他。他喜欢看图书吗?那就用图书来教育他吧。如他喜欢打扰小朋友,那么就给他讲一讲故事,从故事中告诉他打扰别人是不礼貌的。或者他不是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么就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吧。
三给孩子灌输新的教育知识时,要选择深奥一些的,让他有兴趣,那样他就不会左不住了。
最主要的,就是作为家长要欣赏你的孩子,多夸奖、鼓励他,多发现他的闪光处,孩子有自信心是最主要的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爱,别人怎么看他并不重要,许多伟人在小的时候很多都被让人头疼.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等小时侯不都曾被认为不会有什么作为的人么?但是,他们的父母却始终支持自己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孩子有看法而去责怪孩子,而是用爱鼓励孩子,"孩子,你能行的!"
美国大片<阿甘正传>里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即使在别人眼里是缺点的东西在妈妈看来自己的孩子也有同样的权利跟其他人一样去自由的生活!
我们虽然不要求孩子像伟人一样出色,但我们给他们的教育,给他们树立的观念应该是一样的!
愿您找到适合您孩子的方法,愿天下所有做父母的都能以孩子为本,真正教育好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