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正视孩子的虚荣心
昨天我接到了小姨的“求助”电话。她说:“伟伟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请家长参加期末联欢会,伟伟不让我去,说妈妈是卖鞋的,太不体面了。非让当医生的大姨去参加,还叮嘱大姨一定要开车去学校。才上三年级就这么虚荣,长大了可怎么办啊!快帮我想想办法……”听着小姨焦急的声音,我感觉到了她的担忧。这也给我提出了严肃的问题:如何看待孩子的虚荣心,又该怎样加以疏导呢?
正确区分宽容体谅
即便是成人,又有谁能毫无虚荣心呢?其实当得知孩子爱慕虚荣时,家长或许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虚荣心代表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孩子的虚荣心大多出于单纯而强烈的不服输的心理。适度的虚荣心也是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
未雨绸缪适当控制要
遏制住孩子虚荣心膨胀的势头,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就首先要求教育者从自身做起,端正教育思想。我们在为孩子爱慕虚荣而发愁时,应该觉察到这其实是教育者自酿的苦果。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家长总是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人欣赏。在学校里,教师为了班级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总是派出个别尖子代表集体“上阵”夺魁。家长、教师在不经意间已经将自己的虚荣心转嫁给了孩子,在给孩子罩上光环的同时也在暗示孩子怎样让师长为自己感到骄傲、怎样去满足成人的虚荣心。长此以往,不仅滋生了孩子的优越感,而且使得他们不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平凡,而去苛求自己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让孩子不那么爱慕虚荣,就请教育者先放弃虚荣:不要时时处处炫耀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争强好胜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高低。
细心敏锐循循善诱家
家长应在平时多留心,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敏锐捕捉孩子的心理动态。孩子由正常的虚荣心到过分地爱慕虚荣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明显的信号,例如:孩子对衣着、文具、玩具等特别挑剔,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等。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唯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才是良策,所以不妨试试“迂回战术”。如果小姨苦口婆心地正面交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妈妈给你丢人了吗?”这恐怕不会奏效;如果恶狠狠地打孩子一顿,则可能更加糟糕。于是我帮小姨设计了一套“作战方案”,不妨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话,间接地问孩子:你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父母是什么职业?你最喜欢的同学是谁?同学们喜不喜欢你?咱们家有哪些让你喜欢的地方?妈妈有哪些优点?这些问题旨在启发孩子认识到小伙伴不会因为妈妈是做小本生意的就不喜欢自己,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我自己的表现;虽然妈妈不像医生那样神气,但是她很爱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开心,我的妈妈同样让人羡慕!这样迂回地提问并不失时机地表达出家长的想法,有利于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引导。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