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怖症”治疗方法
小学二年级的一名男生一到学校就头晕、呕吐;另一名三年级的孩子进了课堂就心慌、焦虑,数次昏倒,不得不断断续续请假,耽误了两年多的学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症状类似、被心理学专家称为“学校恐怖症”的心理疾病。
据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专家江俊介绍,在他们每月接待的心理咨询者中,有五分之一的来访者是父母带来的、已有明显的“学校恐怖症”的中小学生,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患病孩子一谈到学校、课本、老师,一面对课堂、同学,就产生恐惧感,进而出现头晕、恶心、抽搐等生理反应,甚至行为反常。她所接待的一位小学生患者,不但不能进学校,连看到课本都无法控制,常常扑上去乱撕一通,根本不能继续就学。
江俊分析认为,家长本身敏感懦弱或过于溺爱孩子、学校教育方式粗暴不当、学生之间竞争压力增大是孩子们患上“学校恐怖症”的三大原因。
在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接触的病例中,一些中小学生是由于讨厌某个习惯体罚学生的老师,进而泛化到憎恶学校、憎恶同学的。另一些孩子则经受不住巨大竞争压力的折磨,一到课堂就发抖,根本无法正常上学。
而家庭则是中小学生患上“学校恐怖症”的最重要原因,有的家长本身过于敏感懦弱,人际关系差,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其产生了防御性的病态心理;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孩子,当孩子第一次提出害怕去学校,一去学校会难受时,家长过分紧张,一味放纵,“宝宝哪不舒服呀,不愿意去今天就不去了!"”孰不知,一次、两次,助长了孩子的“学校恐怖症”。
江俊提醒说,对恐惧学校的孩子不及时进行疏导治疗,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说,还会渐渐使孩子形成自信心不足、遇到问题逃避、对人对事过于敏感、人际交往中总是防御戒备等具有明显缺陷的性格特点,危害一生。
对于“学校恐怖症”治疗,江俊提出了四个办法:
一是支持性心理疗法:对患儿加以疏导、鼓励,耐心地询问患儿的担心与焦虑,向他做出解释和指导,设法改善环境条件(如换一个学校或换一个老师)。
二是家庭治疗法: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对于家长本身心理存在问题的,则要追根溯源,双方同治。
三是系统脱敏疗法: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有计划地使孩子减轻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之后逐渐延长。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和同学要多关心、支持、鼓励,因为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四是暴露疗法:孩子害怕去学校,偏偏采取一切办法强制他留在学校,看到日久没有指望了,他也渐渐调整了心态。这种办法特别适用于刚上学不久的小朋友,具有强刺激性,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
据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专家江俊介绍,在他们每月接待的心理咨询者中,有五分之一的来访者是父母带来的、已有明显的“学校恐怖症”的中小学生,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患病孩子一谈到学校、课本、老师,一面对课堂、同学,就产生恐惧感,进而出现头晕、恶心、抽搐等生理反应,甚至行为反常。她所接待的一位小学生患者,不但不能进学校,连看到课本都无法控制,常常扑上去乱撕一通,根本不能继续就学。
江俊分析认为,家长本身敏感懦弱或过于溺爱孩子、学校教育方式粗暴不当、学生之间竞争压力增大是孩子们患上“学校恐怖症”的三大原因。
在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接触的病例中,一些中小学生是由于讨厌某个习惯体罚学生的老师,进而泛化到憎恶学校、憎恶同学的。另一些孩子则经受不住巨大竞争压力的折磨,一到课堂就发抖,根本无法正常上学。
而家庭则是中小学生患上“学校恐怖症”的最重要原因,有的家长本身过于敏感懦弱,人际关系差,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其产生了防御性的病态心理;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孩子,当孩子第一次提出害怕去学校,一去学校会难受时,家长过分紧张,一味放纵,“宝宝哪不舒服呀,不愿意去今天就不去了!"”孰不知,一次、两次,助长了孩子的“学校恐怖症”。
江俊提醒说,对恐惧学校的孩子不及时进行疏导治疗,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说,还会渐渐使孩子形成自信心不足、遇到问题逃避、对人对事过于敏感、人际交往中总是防御戒备等具有明显缺陷的性格特点,危害一生。
对于“学校恐怖症”治疗,江俊提出了四个办法:
一是支持性心理疗法:对患儿加以疏导、鼓励,耐心地询问患儿的担心与焦虑,向他做出解释和指导,设法改善环境条件(如换一个学校或换一个老师)。
二是家庭治疗法: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对于家长本身心理存在问题的,则要追根溯源,双方同治。
三是系统脱敏疗法: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有计划地使孩子减轻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之后逐渐延长。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和同学要多关心、支持、鼓励,因为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四是暴露疗法:孩子害怕去学校,偏偏采取一切办法强制他留在学校,看到日久没有指望了,他也渐渐调整了心态。这种办法特别适用于刚上学不久的小朋友,具有强刺激性,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
相关文章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