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心理教师请为学生隐私保密

心理教师请为学生隐私保密

3月14日,东莞市教育局领导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市属中学、镇街中心小学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达到一定规模如2000人以上的学校,也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市教育局明确提出:“再怎么省,也不能省这一个编制。”

  据会议介绍,目前东莞市独生子女多,部分学生存在心灵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缺陷甚至人格缺陷,加上个别“问题家庭”家教配合不好,故此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问题存在严重的误区而对此讳莫如深,仿佛一提到心理健康等同于神经不正常。如今,教育界能够正视问题并解决编制瓶颈无疑值得激赏。

  不过,教育局的调研也发现,虽然有1000多人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质,但有一些学校的心理教师并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只是任教思想品德课或其他科目,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配备心理教师。

  然而,最需要防范的是,心理教师自身是否体现了良好的职业水准和值得信赖的职业操守。如果心理教师方法不当或者不能保守秘密,就不但不能起到疏导心理压力作用,反而把学生带进高压心理状态甚至导致灾难发生。

  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就在3月14日,本报报道深圳一名初二学生从心理咨询室跳下的惨剧。13岁的初二学生张文(化名)被同学指控偷手机并遭脱裤检查,他认为自己冤屈的心情难以平复,遂到位于5楼的心理咨询室找张老师倾诉。不料张老师找来多名老师、同学了解情况,张文无法承受心理压力,写下“冤枉”的字条纵身跳下,造成3级伤残,此后将只能与轮椅为伴。

  据笔者了解,此事在东莞心理咨询界也引起震动,咨询师集体讨论认为,心理教师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心理辅导的范围,审问查清真相并非自己的职责。心理咨询师必须保持第三者立场,为学生保密,保证不会将学生的倾诉内容转告给校长、其他教师或者家长等人。

  可见,错误的辅导方式无助于心理解压,反而将事情恶化,令学生为之崩溃。

  另外,东莞市采取的是校内设专职心理教师制度,与上海聘请第三方心理咨询机构的做法不同。校内心理教师最大的弊端就是与学校保持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学生对此深存戒意,不敢倾吐心事。因此,设法弥补制度的缺陷,并强调为学生隐私保密的职业道德,是教育界不得不在设立心理教师之后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