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的心理如何呵护?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1992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发起创立“世界精神卫生日”,并将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
“醉翁”之意不仅在奶
满月内的宝宝叫新生儿,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叫婴儿,被称作“吃奶的孩子”。你能想到吗?宝宝吃奶也有心理健康的问题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越来越强调要给宝宝吃母奶。然而,吃母奶却不单纯是一个营养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心理保健。请先让我们看一个历史教训:国外一家育婴院,由于保育人员少,给宝宝喂奶忙不过来,于是他们突发奇想,竟然采取自动化喂奶的方法,一按电钮就往孩子嘴里灌奶。结果保育员够用了,可是,大多数孩子的情绪却日益变得很坏,患病率和死亡率也增高了。后来保育院发现了问题所在,改变了做法,在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规定保育员必须抱起孩子,让小宝宝自由自在地吃奶,同时还规定保育员每天都要给每个宝宝抱起来逗着玩玩。这样一来,情况很快有了改观。
A妈妈和B妈妈的差别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即使是同样吃母奶的宝宝,由于母亲对宝宝的态度不同,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也不同。
A妈妈是这样给宝宝喂奶的:她把给宝宝喂奶当成任务,宝宝吃奶时,她自己想别的,忙别的。实际上,这样喂奶,宝宝的心理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B妈妈呢,她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一边吃奶,她一边用慈爱的目光望着宝宝微笑,一只手轻轻拍着和抚摸着宝宝,同时还跟宝宝说着话。
两个宝宝同样吃到母奶,而B妈妈的宝宝不仅吃了奶,而且还得到了许多其他心理需求——母爱、触摸和安全感。因此,B妈妈的宝宝发育比A妈妈的宝宝更好。因为,B妈妈的喂养充满了爱心,跟小宝宝有更多身体、语言和心理上的沟通,这样有利于宝宝健康情绪的发展。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