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高考没什么可怕
[对考生说]你的对手是自己
教育心理专家指出,临考前,考生往往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心神不定、忐忑不安等种种焦躁情绪。有几种调整心态的小方法,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参考。
一、排除法
系统脱敏训练:考生在睡觉前放松的时候,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在考试中的全过程,以及考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遇到了不会做的难题,而且考试时间也不够用。
学会倾诉:当你为考试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
二、暗示法
自我暗示: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
精神暗示:高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三、放松法
深呼吸:做几次深呼吸对缓和心理紧张会有一定帮助。
愉快的想象: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自己曾经愉快过的情景,自己以前某次十分顺利而轻松地通过考试的情形,回想得越逼真越好。
体育锻炼: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
四、自我激励法
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自我激励的六个步骤:
1、在心里确定你希望考出的分数。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花多少代价去换取你想得到的分数。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要做的做完。4、拟定一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下来,一定要白纸黑字。6、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
[对家长说]别把压力留给孩子
南京市教研室专家提示,参加高考的学生,最重的心理压力来自他们的家长,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强化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在高考时期,家长更要摆正心态,要把家庭变成考生稳定的支持系统。专家提示,家长其实就是考生心理问题的第一医生,好的家庭氛围会使考生受益无穷。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