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性格塑造

从电影《狼图腾》看亲子关系

从电影《狼图腾》看亲子关系

记得之前有部热播的电影,冯绍峰主演的,叫做《狼图腾》。关于剧情的精彩、演员颜值担当、演技的精湛等在这就不赘述了,今天只想从心理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从这部电影看到的亲子关系的有关见解。

开始,陈阵因为对狼的好奇,想要养一只小狼崽,没有得到毕力格阿爸的同意,于是自己和知青杨克偷偷找到狼窝抱回了小狼。(在这里阿爸就像陈阵的家长,是被陈阵尊重和认可的父亲角色,即使如此,也无法压制住自己的强烈愿望)就像很多父母一样,想要孩子,并非清楚有了这层养育关系之后,会发生什么。

期间,有家人和牧民的反对、陈阵顶着很多的压力,以及小狼随时想要逃离的危险,在知青下乡那个物质条件极度缺乏的时代,以肉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牧民来说,羊肉对于陈阵是多么的重要,因为秘密喂养,陈阵忍着自己的饥饿,还有朋友杨克的不理解,甚至咬伤了救命恩人的儿子……每天定时喂养小狼,看着他逐渐长大。在大跃进路线的影响下,变草原为耕地,绝杀野狼活动中,陈阵一次次保护了小狼(不正像我们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那种无私和坚持)。逐渐随着小狼的长大,在阿爸尊重一切生命、顺应自然的理念下,陈阵的内心也在成长,意识到自由才是小狼的向往,大草原才是他的家,但还是有些犹豫,直到女主人嘎斯迈帮他下了这个决心,放走小狼。

作为养育者,我们不小心就会以自己的意志强加到被养育者身上,忽视了被养育者的主体性,以及他的想法、感受、需求、愿望……要做到真正的平等、尊重又是何其难?!

父母在与子女的亲子关系中,从一开始的悉心照顾、教导到最终让子女独自面对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是的没错,这场亲子关系中,一开始就奔着分离的目的的。孩子不是影片中的小狼有着集体意识,孩子会天生对父母有所依赖,所以孩子本身是不愿与父母分开的。而父母也会出于“怕孤独”而干涉孩子的工作、择偶、甚至婚姻。所以在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你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挑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