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方法教你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我相信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培养出心里阳光健康的小孩,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儿童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为人父母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一个心理健康阳光的人培养出来的孩子必定也是积极健康的,具体要求包括:
第一,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待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你,他也会知道你在那里。
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第二、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精神学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第三、孩子发火时的冷处理
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说“不”的策略:说“不”时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他听不懂,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第四、批评,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应该这样说:“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当好孩子的自信心。
第五、放手让他做
让孩子早早做力所能及的事,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说话,替孩子做决定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尽量避免这样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要让孩子“尝新”,只要事情不是危险的,就放手让孩子尝试。
第六、敞开心扉与人沟通
沟通是一种能力,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及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如果母亲没有一个阳光快乐积极的心态,那么必将影响到孩子。
一个人最终的行为品性,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是其早期在孩童时期各种行为习惯的蝴蝶效应。按照寻医问药网给大家的建议,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满足孩子要有度,孩子发火时要冷处理,批评时对事不对人,放手大胆让孩子做,敞开心扉与孩子沟通,为人父母做到这些,相信多年以后,孩子会明白这是给ta最好的礼物与馈赠。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