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人不自立 依赖症你中招了吗?
在感情生活中,黏人的往往是女性,这种情况往往是女性的心理需求更多,感情需求更多,但是,男人是否喜欢你的黏人呢?女性本身真的可以用这种依赖来幸福一生呢?
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感情需要,明白到保持一定距离是十分有益的。黏人是依赖的表现,而一定程度的依赖是亲密关系发展良好的标志。当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到达黏人的程度,就要小心了。过度的依赖是对伴侣的控制。黏人的伴侣缺乏自信,内心脆弱,害怕被对方抛弃,或者担心自己不是对方的最爱。人格是难以改变的。依赖性人格障碍者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做人模式让自己吃亏,然后才有动力改变,目标是自立自强。
据统计,依赖性人格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5%,以女性多见
黏人是对伴侣的一种控制
黏人是依赖的表现,而一定程度的依赖是亲密关系发展良好的标志。当你白天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自然希望伴侣能够安慰你。反之亦然,有时你依赖对方,有时对方依赖你,彼此享受相互依靠的时光。有时,伴侣很晚才回家,你也许会嫉妒、郁闷,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你知道对方不会甩掉你,你是安全的。
但是,当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到达黏人的程度,就要小心了。美国精神病学家马克·班斯奇克博士认为,黏人的伴侣缺乏自信,内心脆弱,害怕被对方抛弃,或者担心自己不是对方的最爱,必须确保自己“拥有”另一半,否则就会很苦恼甚至绝望。爱得越深,就越是黏人。但是,过度的依赖是对伴侣的控制,被依赖的一方觉得终日受到打扰,不胜其烦。这时,黏人已经具有破坏性。
心理正常的人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也有可能出现过度依赖的情况。班斯奇克建议通过心理治疗减轻焦虑,例如学习一些放松技巧,不要急着打电话和发短信联系伴侣,过一会再联系也不迟——你会发现,那股着急劲会消退,事情并没那么要紧。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感情需要,明白到保持一定距离是十分有益的。
短暂分开都受不了
的女友或有人格问题
黏人的女朋友,也可能是具有依赖性人格。这是指一个人依赖别人才能满足自己的身心需要,缺乏独立性,程度严重还可能是人格障碍。据国外的统计,依赖性人格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5%,以女性多见,多数在成年早期表现出来。
依赖性人格者一方面把别人当成万能的依靠,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幼稚想法,别人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完美;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看得很无能、无助、百无一用,无法在这个残酷而危险的世界上独立生存,所以宁愿把命运交给别人。有了“强人”的保护,即使自己很弱小也不觉得害怕了。为此,他们十分谦卑,像孩子般100%顺从,对依赖的人十分崇拜、爱慕,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依赖对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关系一旦破裂,他们又会寻找新的依赖对象。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副主任金俊认为,很多独生子女就有依赖性人格,是家长溺爱、凡事包办代理造成的。情侣间的黏人要具体分析,因感情执著而黏的人不一定是依赖性人格,这要看他们短暂分开(例如男友出差)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策:
从叠被子开始培养独立性
人格是难以改变的。依赖性人格障碍者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做人模式让自己吃亏,然后才有动力改变,目标是自立自强。金俊称,很多患者不认为依赖是一种病,很少为此专门求医,有的人选择去做心理咨询。如果黏人的女友被确诊为依赖性人格障碍,可尝试在生活习惯中纠正,每天把应该独立完成的事情从大往小列出来,从叠被子、洗衣服之类的小事做起,逐渐到做菜等,之后记录下来,最好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此后,她逐渐发现自己原来也是有能力的,自信就建立起来了。
人格障碍一般不适合用药物治疗,药物只是针对某些症状。
小编希望每位女性都可以从现在开始自强、自立。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