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的愤怒遗传到孩子的情绪里
中国家长中很多人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即使在素质教育和赏识教育都很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多家长仍然坚持用这一办法。可是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很多例子说明了这种教育的错误性,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而且,我们由此表现出的愤怒却会遗传给我们的孩子。
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快乐、有安全感、能高度发挥功能的成年人,可以说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连有愤怒问题的父母也不例外)。子女的利益与幸福,是大多数父母念念不忘的。然而,做父母的也很快会体认到,要帮助自己的孩子培养健康有效的生活方式,他们必须给予指导或者管教。管教一词的英文——discipline,源于disciple这个字,其意是追随者或学徒。但一般人在使用“管教”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将它与“严厉的处罚”画上等号,许多人也理所当然地以为,要做好养儿育女的工作,严厉的惩罚是必要且正当的。这一点,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之类的谚语中就可以清楚看到。
有愤怒问题的成年人,特别容易接受偏颇的管教观念,来合理化他们对孩子的严格管教。这类父母最容易在什么时候处罚孩子呢?那就是他们生气的时候,也就是其判断力受到严重干扰的时候,却不见得是孩子的行为最需要纠正的时候。关于如何管教孩子,他们并没有拟定任何妥善的策略。
有天晚上在某家餐厅里,我忍不住注意起隔壁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父母。这个小女孩看起来很吵闹而且任性(我告诉自己,五岁的小孩这样子并不奇怪),不但如此,她对服务生讲话的态度也很不客气:“我要的是红色的果冻,不是绿色的,你这个白痴!”小女孩的母亲并未对女儿粗鲁的态度提出纠正,反而一副视而不见,甚至有点乐在其中的模样。然而,乐趣毕竟只是暂时的,这位妈妈的耐性逐渐消失。后来,这个小女孩在杯垫上着色,画到一半粉笔断了,她开始哭叫起来,这位妈妈终于失去耐性,她一边高声斥责,一边开始打女儿屁股,“闭嘴!我叫你闭嘴听到没?”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