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性格塑造

怎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怎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人的一生是自我塑造的一生,有的人形象高大完美,有的人渺小鄙薄,同样是学识丰富,有的人成为学界泰斗,文坛巨匠;有的人却只能做些“雕虫小技”,甚至碌碌无为。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知难而上,关键是要使自己在实力上超过竞争对手。不要低估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许对手还不在少数。

 
现代社会,谁都回避不了竞争这个现实。从小孩上幼儿园开始,便开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考核和考试。尤其是长大成人后的高考,人们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及早地树立竞争意识是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立足之本。而竞争的根源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差别,如城乡差别,脑体差别;本科与专科,重点与一般学校的差别;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不同等。人们之所以考大学,并不是为了永远在学校当学生,而是为了毕业后的物质待遇的提高。
 
在竞争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的潮流,而不要被无情淘汰出局。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科学地揭示了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历史性变革。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时,面对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培养大量专门人才。我们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去充实、发展自己,以保持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也重视个性发展。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水平低,只能意识到身体的外貌或行为的外部表现,而不能意识到自己个性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的社会意义。但人的自我实现,是与自我意识有很大关系的。
 
自我意识的力量诸如自知之明、勇气、自信、自尊、责任心、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等在自我实现中有强大的动力功能,这些都是竞争中所必备的条件。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人,很少会觉得自己山穷水尽,而总认为自己有较大潜力,有发挥的余地,这种意识和愿望便能促使他不断地寻找机会,确定目标,提高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力。
 
竞争不只体现在求学中,求职中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
 
人们总以为才能超群、智商高的人都能得到最好的工作。但事实上是,条件再好、学历再高,也仅是成功的一小部分条件。即便是每门功课都拿90分以上,学术社团的佼佼者,在求得一份好工作前,仍有许多关卡要突破。未来社会的竞争意识要包括自我推销在内。正如产品行销专家一直在找更好的方式来销售产品,你也可尝试用自我推销的方法把自己变成市场的宠儿。
 
在自我推销中,要注意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且力求在同行中做得出色和完美。
 
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知难而上,关键是要使自己在实力上超过竞争对手。不要低估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许对手还不在少数。有些对手条件不是跟你相当,就是比你还好,要时刻兢兢业业,抱着更上一层楼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发挥最大的潜能。自信和盲目自满绝对是两回事,要做到胸有成竹,冷静而理智地行动。
 
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这不一定是指刚起步或事业未成的人,事实上,很多成功企业还在因为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而奋争不停。例如,微软公司的创办人盖茨,虽然已经加入了美国亿万精英俱乐部,但数不清的金钱并没有使他忘记努力开发新产品。而因为要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盖茨更是下定决心要成为“顶尖的个人电脑建筑师”。他虽拥有了财富和权势,但还是原本那个不擅社交的书呆子,成天吃比萨饼,喝可乐,一天仍旧上机15个小时。
 
而许多与盖茨一同起家的百万富翁,很多穿着T恤,留着胡须,穿着破烂牛仔裤。在微软公司的办公室,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都会见到有工程师在终端机前绞尽脑汁。
 
可见竞争不光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原动力,也同样是推动个人不断向自己目标推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