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间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位母亲同情的评论使得和平与战争成为一线之隔。九岁的大卫不想去看牙医,他很生气,激怒了他的姐姐蒂娜,她对他说:“噢,大卫,长大点!”大卫更生气了,行为变得更加令人讨厌。她的妈妈对蒂娜说:“大卫今天很烦,他担心去看牙医。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大卫马上安静下来,他去看了牙医,没有再抱怨。妈妈的回应是针对大卫烦躁心情的理解和同情,而不是嘲笑讽刺等让他讨厌的行为,这使得大卫感到放松多了,因此也就不再那么生气了。在这个小事件里,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和遭受挫折的两种方法正好形成对照,一种是使怒火更盛,一种是消除怒气。
一位老师让初次入园的小朋友轻松融入了大家庭。南希五岁时,第一次去幼儿园,妈妈陪着她看墙上的画,她大声问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妈妈感到很尴尬,不满地看着女儿,赶紧说:“把这些漂亮的画说成难看是很不友好的。”一个明白南希问题含义的老师笑着说:“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陋的画。”南希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现在她已经得到了她隐藏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也没什么关系。”接下来,南希拿起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妈妈回答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事实上,南希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名字感兴趣,她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理解问题的含义是关键,老师给了一个适当的答复:“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它们会坏,就是这样。”南希看上去很满意。她觉得待在这里很安全。南希和她的妈妈挥手告别,走到老师身边,开始了她在幼儿园的第一天。
我们总是自以为懂得大量的育儿知识,懂得如何爱孩子,其实这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甚至不足以与孩子切实地交流和沟通。我们都希望家里充满着民主、平等、尊重和自由,可一着急,火急火燎地就容易表现出专制和不平等,有时甚至羞辱和惩罚孩子。这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