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竞争?
在现实生活竞争(或竞赛)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什么样的竞争情景对孩子有利呢?本文将不同的竞争情景划分为三大类:1)零和竞争情景;2)非零和竞争情景;3)混合动机竞争情景。那么,具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情景来培养孩子才能对他们的课堂学习和未来有用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内容。
新学年开始了,一系列的运动会也随之降临,我却在为如何教育我的孩子参加友谊赛而发愁。研究表明,竞争可能引起伤害,但要取缔所有竞争是不实际的。另外,身为大学教授,我当然清楚如果孩子们是成长在一个人人都是赢家、人人都能拿奖的世界里,那这个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为此,我们讨论的前提是竞争是必须的,那么孩子们能从竞争中学到些什么呢?
一、竞争的不同类型
要一开始就掌握能从竞争中学到什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不是所有竞争情景都一样。我们倾向于将竞争情景视为竞争性的或合作性的,但事实上竞争情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同一时间人们可能既有竞争成分也有合作成分,而且还有可能在竞争与合作之间转换角色。因此,在教育孩子们如何参加友谊赛时,也许更多是要教育他们什么时候该表现出竞争行为,而不是教育他们如何去竞争。
(一)零和竞争情景
有些情景本来就是零和情景。例如有的体育竞赛,赢家可能只有一方,而输家也必然只有一方。在这样情景之下就有可能体现出竞争的负面效应。例如,密歇根大学的斯蒂芬.加西亚(Stephen Garcia)研究表明,在赢家通吃的情景下人们更不可能表现出相互友好或彼此合作。甚至是一个人越接近排名榜单,这个人就可能表现出更大的竞争性和更不愿意合作的行为。因此,相比名次位列145位与146位,位列4位与5位时人们更不可能彼此合作。
(二)非零和竞争情景
另外还有非零和竞争情景。例如课堂学习,人人都有可能获得成绩A,没有必要分出输家。在这样的情景下,负面效应就更不可能体现出来。此外,加西亚博士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都能取得正的分数(或积极的成绩)时,他们更有可能相互合作。还有一个重要提示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人们仍然有可能彼此攀比且表现出竞争性,但合作动机也许还是有效的。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