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不同阶段的宝宝走出恐惧
经常听有些年轻的父母忧心地说:我的孩子都五、六岁了,还是不敢一个人睡觉,有时连上厕所都一定要人陪着才敢去,问他为什么不敢去,他说“怕黑”、“有鬼”,如果没有人陪同,他可能会一直忍着,甚至尿裤子……
其实,害怕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只是害怕的对象不同,有的人怕动物、有的人怕登高,还有的人说不清自己怕什么,见什么怕什么。要知道:造成这些害怕的感觉是一定有原因的,与日常生活中,家人的一些不经意、不恰当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有关,从而导致幼儿形成恐惧心理。
7~12个月:培养沟通力
让父母过来抱他;主动地微笑引起父母的赞扬和亲吻;伸出手来要父母抱抱;在玩具被人拿走时用哭叫来表示愤怒;对陌生人表现出害怕……这些都是需要沟通的表现。必要的沟通能力可使宝宝长大更独立,更勇敢。家长可多与宝宝做游戏。如打电话。妈妈和宝贝各拿一个玩具电话,妈妈模拟打电话的样子,对宝贝说:“喂,XX在家吗?”然后帮助宝贝把电话放在耳边,鼓励他跟妈妈“对话”。当宝贝咿咿呀呀跟妈妈“说话”时,妈妈一定要有所回应。这个年龄的宝贝一般看到父母打电话都会很新奇,让他也尝试着模仿成人的活动,他会感受到沟通带来的乐趣。
出生后第八个月,孩子容易经历最大的恐惧,可能是由巨大的噪声和强烈的光线造成的。如暴雨、响雷和闪电等引起的。这一阶段的恐惧对幼儿心理影响较深,专家把这一阶段称为“八月危机”,此时,要注意别让孩子的睡床离窗户太近。在暴风骤雨的夜晚,不要让孩子独处。一旦孩子受到惊吓,母亲要敞开怀抱,用身体亲近婴儿。其次,妈妈在离开之前应该向孩子保证自己很快就会回来。此外,当着你的面,让来访的朋友抱抱孩子,可以减少他害怕陌生人接近的恐惧。
相关文章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