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性格塑造

成长观察:在饲养宠物中学会成长

成长观察:在饲养宠物中学会成长

宠物是驱逐心理孤独感和紧张情绪的良药,也是真正的人生课堂上的老师。前提是我们要仔细地观察它们和爱它们。

狗的绝对忠诚,猫的高傲神秘,金鱼的无动于衷......在宠物世界中,我们多多少少投入了自恋情绪、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属于自己的经验认识。

爱动物还是爱自己?

通常,人们以为养宠物的人大多独自生活。而本刊的网站调查表明,60%以上的是三人以上的家庭。

那么养宠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0%的被调查者是出于对动物的爱。3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享受照顾宠物的乐趣。另外,3%的家庭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养宠物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专家认为,现在人类与宠物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在农村养宠物是为了给孩子和老人做伴,更多是猫猫狗狗在为家庭付出。而现在,人们对宠物多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大家希望了解宠物的生理和情感,以便更好地照顾它们。

人类与宠物的关系中有自恋成分。心理学家伊莎贝拉·比安奇说:“主人常常谈起自己的宠物:它的特别之处,它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它用什么样的举动表达它的需求等等。这些谈话都围绕一点——我的宠物与众不同。谈自己的宠物,其实是换种方式谈自己,只不过要简单很多。”

在观察宠物中成长

宠物担当了我们的心理治疗师角色?法国宠物研究专家纳迪娜·桑特纳不这样认为。宠物不用借助语言就可以表达独特的情感,这样的特点恰恰使它远离治疗师角色。“在这个凡事讲求治疗治疗的时代,宠物提供的是一个亲情空间:在这里不存在标准,也不要求回报。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作用。”

在纳迪娜看来,主人和宠物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性。“我们跟宠物不能通过言语交流,这就要求主人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只有这样,我才能理解宠物,也被宠物理解。所以,宠物是一所教人认清差异的学校。”

养宠物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类学家让-皮埃尔·笛卡尔这样解释:“自人类起源之时,人类就有征服自然的需要。随着人类与自然界接触的逐渐减少,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养宠物让人接近自然,并且找到一种创造的感觉。此外,养宠物还出于补偿心理。在狩猎社会中,猎人们总是把杀死的动物的遗孤带回家,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这些小东西。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他们用喂养行为平衡了杀戮行为。如今的社会,迫害动物的行为泛滥,养宠物可能起到一种补偿。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目的。”

好文推荐:

女人爱“算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如何判别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

80后女人愿意做“丁克女”? >>>

80%职场孕妇当心四大心理压力 >>>

男人为什么迷恋小妻子? >>>

解析一夜情背后的男女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