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心理素质并不成正比
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高学历的人具有高心智,智力往往成为心智的代名词,这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认识。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高知群体自杀事件却频频见诸报端。难道智力越高越容易想不开?他们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但也让人们将眼光聚焦在高端知识群体的心理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高知群体自杀现象?他们的心理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提高高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其实,心理和智力各自体现心智的一个侧面,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智力培养上一边倒,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儿童时期,唯有成绩好是被大大肯定的,这些孩子逐渐习惯了用好成绩去获取一切赞扬和成就感,用好成绩去把握自己的人生。环境向他们传递了一好百好的错误信息,使好成绩成了他们唯一的支撑和追求。当他们带着这唯一的信念进入社会,必然会遇到心理危机,要经历一个适应和重建过程。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收获着各种经验和认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准则和风格,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概念。例如一位儿童知道考了满分意味着父母的奖励和赞许,这就是他的经验,而他努力争取好成绩,便是他最核心的自我概念。如果有一天他发现好成绩只能换来指责和否定时,他的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便发生了冲突,进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到来。
正常的心理成长过程是从幼年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完成的。相比那些较早进入社会、展开社会工作和人际交往的年轻人,高知群体进入社会的时间被推迟的更晚,而可能最终错过了调整心理素质的时机,以与现实严重脱节的自我概念去和现实社会硬碰硬,随之产生的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此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温室花朵、挫折教育等概念正是应此而生。
相关文章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