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弱点的角度来分析投资误区
先从巴菲特的一次讲话开始今天的文章吧:
巴菲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投资的误区,指出有些人并非认为整个市场会繁荣,他们只是认为他们能够从剩余当中挑选出胜利者。他解释说,虽然创新可能让世界摆脱贫困,但是历史上创新的投资者后期都没有以高兴收场。以下是他的原话:
“这张幻灯片只有列示半页内容,而这些内容来自于一张长达70页的清单,里面包括了美国所有的汽车公司。”他在空中晃了晃那张完整的清单。“这上面有2000家汽车公司:汽车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发明。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你在第一批汽车诞生的时代目睹国家是如何因为汽车而发展起来,那么你可能会说,“这是我必须要投资的领域。” 但是,在几年前的2000多家汽车企业中,只有三家企业活了下来。而且,曾几何时,这三家公司的出售价格都低于其账面价值,即低于当初投入公司并留存下来的资金数额。因此,虽然汽车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但却对投资者产生了相反的冲击。”
在这新模式,新概念兴起的互联网时代,被称之为web2.0,web3.0的黎明时刻,巴菲特的讲话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呢?
接下来,看看误区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个误区:过分自信与控制性幻觉。
实际投资中,过分自信与控制幻觉至少导致三个问题。
首先是频繁交易。把我们在2007年的股票交割单打印出来看看吧。我们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自己分析信息的能力,导致频繁交易。不但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导致我们更容易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不能充分分散化投资:因为过于自信,导致集中投资,风险集中。投资大量地集中于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完全失去了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把握。包括基民,去年将绝大多数的资产集中于股票基金一种投资品种上,即便不考虑后期的市场行情到底如何变化,从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任何一个角度,这种做法本身是不合理的。
选择性过滤:只愿意接受支持自己判断的信息,而过滤掉不支持自己的判断的信息,导致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市场每天都存在多空争夺,看空看多各有理由,资本市场随时如此,但是坚决看多的人往往忽视掉看空的理由,即便这些理由非常明显。原因何在?过分自信和控制幻觉导致的对于信息的选择性过滤。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