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性格塑造

孩子心理自私怎么办?

孩子心理自私怎么办?

孩子心理自私怎么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发现,平时也经常告诉孩子要懂得分析,可是很多时候还是发现孩子很自私,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很多时候不是责骂就是体罚,却发现孩子的“恶习”还在。那么孩子心理自私怎么办呢?下面心理学家告诉你:

孩子讲述:自私有原因

自私是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父母会发现家中原本大方的孩子变得自私了,他不再乐意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更不允许你把他的零食送到别的宝宝手中,甚至只是有人碰了一下他的东西,他就会大喊大叫、暴跳如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自私了?

1、“我”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宠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我”的年龄特征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