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塑造应在学龄前
性格决定命运,拥有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成功、幸福的关键。而人的性格则是在人生早期奠定的。孩童时期是一个人人格、习惯和情感的形成期,如果不能得到正确、适当地关爱和教育,就容易造成孩子很多性格缺陷。
宝宝性格塑造就在学龄前
但是,当今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养育往往有溺爱的倾向,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星星不给月亮,使孩子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娇蛮任性。这样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上往往有很多缺陷,如: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不良、情绪不稳定、遇事优柔寡断、缺乏进取心、缺少安全感……而伴随着孩子的不良性格产生的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和不正当的行为。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北京、上海学龄前独生子女心理变态的比率就超过50%。中小学调查表明,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接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水平,而优秀或良好仅占8.2%。
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正是源于学龄前性格培养的偏差。正所谓“3岁看大,7岁看老”,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将决定其一生的心理发展。甚至襁褓中婴儿的心理发展就能决定其一生的性格。
日本著名企业家、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双方性格都很开朗诚实,人缘很好。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5岁,一个4岁,哥哥个性阴沉而别扭,弟弟则活泼又爽朗,在幼儿园里也很受人喜爱。
父母不明白为什么长子变成那种个性,感到很为难。在无可奈何之下,最后只得去看医生。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才了解到母亲在生下次子后,由于身体虚弱,就把当时未满周岁的长子,完全交由保姆照顾了半年。
如果说有原因,那一定是在这半年之间。医生这样判断后,就将当时担任保姆的少女找来。少女开始的时候似乎难以启齿,后来终于断断续续道出原委。原来她经常谎称带宝宝出去散步,实际上却是在后院一间旧仓库里与男友幽会,几乎天天如此。可怜那个只有1岁的婴儿,就这样被放在阴暗的仓库角落,每天约两个小时看着他们调情。
当然,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不可能了解保姆和她的情人幽会的行为是什么意义。但是,保姆亏心而难安的态度、在黑暗中传来的沙沙作响声,以及仓库中阴暗的光线和潮湿发馊的空气……这一切所构成的环境,给了这个孤零零的婴儿巨大的不安与恐怖感。
这样怎么能不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呢?正是这每天的两个小时,给婴儿身心烙下了阴影,从而让他形成了惧怕别人的胆怯而又阴沉的不良性格。
儿童研究部门曾经对1000名3~10岁的幼儿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生活习惯、气质特点对成人心理性格都有巨大的影响。性格的“模子”在儿童期已经打下基础。随着年龄增长,性格也逐渐形成和完善,但可塑性也越来越小。因此,儿童教育专家呼吁:请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多多关注一下孩子性格的培养。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原本应是放在首位的,属重中之重。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