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性格塑造

“小大人”心理成熟的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的问题

“打药催熟的水果不香,瓜熟蒂落瓜才香”,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心理成熟标准,低于或者跨越相应年龄段标准、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一些特征是很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不正常了。

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相关。

熟也幼稚待培养

“打药催熟的水果不香,瓜熟蒂落瓜才香”,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心理成熟标准,低于或者跨越相应年龄段标准、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一些特征是很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不正常了,小学生中的“小大人”就是这样。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处于高速发展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够强,有时让人觉得很成熟,有时又显得非常幼稚。说“幼稚”是因为他们过分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说得多做得少,容易情绪化,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比如我叮嘱新上任的干部分一些报纸,他们往往会毫不迟疑地答应,让你觉得他们真是“大人”了,但是过了一天未必有动静,当你询问的时候他们会举出无数的理由,又显得很幼稚,而老干部就很少发生这种事情,即便他们干不了,也会在开始时告诉你或者请别人帮忙。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小大人”早熟也幼稚,二是“小大人”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真正成熟起来。

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在行动上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在方法上予以指导,特别是没有做过的事情要交代清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信任他们,指导而不代替,放开但不放任,避免出现大的问题挫伤其自信心或出现安全问题。

还可发挥群体教育的作用,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在班风、班级氛围上下很大的功夫,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相对地减少和弥补心理上的差距。在家里安排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家务活、逛商场、去游乐园、看一些电视节目……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些都是避免早熟幼稚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