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视孤独” 影响孩子性格
真实故事
娜娜的儿子彤彤今年4岁半,他特别怕见人,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不喜欢别人到家里来,也不喜欢出去。他就爱看电视,尤其是各种卡通片。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着电视自言自语。
每天,彤彤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眼睛盯着荧光屏,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娜娜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的。因此,平时彤彤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的。奶奶干活的时候,就给他开着电视。后来彤彤上幼儿园了,奶奶每天将他从幼儿园接回来,第一件事也是打开电视。
现在,看电视简直就是彤彤唯一的爱好。彤彤对其他活动都不感兴趣,他经常一边看卡通片,一边学卡通人物说话,自言自语。奶奶还夸孙子乖,一点也不会烦她。彤彤现在一张嘴,就是电视上的广告词,或者是卡通人物的台词。娜娜让奶奶限制彤彤看电视的时间,奶奶还说彤彤从电视里学到了不少东西。问题是彤彤的个性变得越来越古怪,他本来就不是很开朗的孩子,现在更加内向,见了外人都不敢抬头,有人到家里来他就很不喜欢。而且彤彤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玩,也不喜欢出去。娜娜真担心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问题?
细细分析
心理处方
家长应该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尤其是像彤彤这类的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为半小时至1小时,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半至7点半,不应该让孩子无节制地盯着电视。
家长应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以便对电视节目进行恰当的评论,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辨别判断和批判能力的人。有空隙时间时,父母要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讲讲故事,和他们多做游戏,或带到户外进行活动,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产生多种兴趣,并扩大活动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从彤彤的行为可判断孩子有“电视孤独”,就是不愿离开电视,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和人交流,甚至会出现各类适应障碍,如懒散、麻木和消极状况。
大量时间花在看电视上,会造成孩子性格孤独,怕羞,缺乏生活经验、常识和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其性格的发展,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最终可能对适应社会环境有影响。因为电视快节奏和在视听方面给人的特殊印象,会影响主动思维习惯的形成。如果孩子的大脑习惯于欣赏大量轻松的电视娱乐节目,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有减退的可能。
只有4岁半的彤彤由于思维能力还较差,但行为模仿性较强。当他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的性格和行为之中。电视看得越多,对他的影响亦越大,如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如下影响: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在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会缺失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对孩子以后和人相处造成障碍。由于看电视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还可能会影响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