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逆反心理的误区
学生基本情况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班的学生小卢,男孩,14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
问题行为表现
家庭关系极为紧张,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背景资料调查
我从与小卢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父亲的脾气不好,在家动不动就骂人,摔东西。
第二,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三,父亲有时不讲道理,把自己的失误归咎于他。
第四,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总的来说,他认为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而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事后,我从其他家长口中了解到小卢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分析与诊断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案例中父亲的专横、不尊重、期望值过高等都引起小卢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便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此对他更加严格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复出现,终于使得小卢的不满情绪逐渐外化为敌对行动,最终造成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论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确,他都只有一种态度——与之对着干。因此,要做好小卢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改变小卢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第二,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
辅导过程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