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入初中:给孩子设计一场“成长礼”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和家长都会带着几多期许。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孩子即将迈进初中大门,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
如今,物质上的准备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而心理上的准备却更需引起重视。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清晰的心理暗示和一定的心理刺激,让孩子能明确地意识到:我和过去不一样,我长大了,我是中学生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妨刻意为孩子做一件事,如可以安排一次旅行、一次聚会或送一件礼物等,赋予孩子一定的仪式感,能激发孩子对新生活的无限遐想,这对孩子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有积极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要做到收放自如,这也是家长需调整的心理。在小学升入初中这一时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会出现两大误区:一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行主事;一种则认为孩子不经事,事事关心,无微不至。家长应该明白,这一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会很明显,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希望家长能给自己成长的空间,许多事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但事实上,这一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是非常欠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力还不够成熟。
鉴于此,家长的管理和教育应该作适当调整,既要放手让孩子自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又要在关键处提点孩子。譬如准备让孩子寄宿的话,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洗涤清理和整理内务等事情。寄宿的头几天,家长不要一天几个电话关心,动不动自己抽空或托熟人到学校探望,或只要孩子一个电话就会大惊小怪赶到学校嘘寒问暖。家长要做到“该放手时要放手”。
另一方面,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孩子,尤其要对孩子的日常细节仔细观察,从小处留意孩子的心理动态,并作及时疏导。还是以寄宿为例,如果孩子谈及寄宿,不耐烦或故意回避,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孩子对寄宿生活的畏惧,应该重视,要认真开导,帮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学生:保持积极心态
孩子能否顺利跨过小学升入初中这道坎,家长的扶持很重要,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大处宏观掌控,小处细致入微。
那么,学生在这一时段,应该有哪些心理准备呢?
首先,要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暑假改变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尝试预习一些初中的功课。初中阶段的学习强调主动性,要学会善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如初中课表中有自修课,如何自觉而合理安排时间,不妨利用假期试一试,培养一下自控能力。学生如能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就能尽早做好思想准备,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其次,要对新的环境怀有憧憬和期待。存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其实是拥有一份积极的心态。有了这份积极的心态,就会主动容纳接受新的环境,一旦学生踏进中学校园,自然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熟悉新的环境,这样不仅会消除因身处陌生环境而产生的孤寂和不自在,还能以友好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小伙伴,有利于学生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能让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觉轻松自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孩子过多回忆小学生活,否则容易陷入回忆,而诱发对未来生活的畏惧心理。
总之,面对小学升入初中这道坎,孩子应该收拾心情,将过去的成绩珍藏,把过去的失败封存,用自信的微笑面对即将来临的初中生活,一切从头开始。
-
有的行为就别说自己很成熟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别的开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别的腼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然
-
心理医生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家长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从一篇心理咨询
-
什么性格会诱发身体疾患呢自身拥有良好的性格,为之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与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身
-
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出来的小孩也会完全不一样。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也会起到不可估
-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亲子教育?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场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看见孩子和认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