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填报志愿 根据成绩分而“治”之

填报志愿 根据成绩分而“治”之

如何填好志愿,高校老师表示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分而“治”之,采取一冲二稳三保四垫等策略来合理的填报志愿,尽可能的规避犯错。

1)填报志愿 冲稳保垫

平行志愿填报要冲、稳、保、垫。所填报的第一个学校要比实力适当高些,即“冲一冲”;第二个学校要与实力相当,即“稳一稳”;下一个学校要比实力低些,即“保一保”;最后一个学校要比现有实力低较多,即“垫一垫”。

2)巧用位次法圈定目标高校

在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游戏规则中,位次是每个考生的“身份”,分高先投档,位次靠前先投档,也就是你的位次越靠前你的“选择权”也就越大。如果考生投档分(高考原始分与政策照顾分之和)及志愿相同但不能全部投档时,则按位次投档。而分数相同的考生位次是不同的。考生位次确定办法为:文史类按照投档分、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的顺序,理工类按照投档分、数学、理综、语文、外语的顺序,依次比对成绩,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而考生投档分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则比对随机码,随机码小的位次在前。随机码在高考前由计算机生成。老师提醒考生,查分的时候一定要记好自己的位次,在志愿填报过程中 ,位次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量。

3)用“线差法”报志愿

线差法”就是使用平均线差来预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种方法可以最大可能规避掉档。了解“线差填报志愿法”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就是录取线差和考生线差,它们的计算公式是:

录取线差=院校某年录取最低分-批次分数线 考生线差=考生高考分数-批次分数线

具体的方法就是,根据往年录取数据,计算各院校的录取线差;再根据各年的线差,计算出连续3到5年的平均线差,同时还要计算考生线差,使用考生线差与院校3到5年平均差进行比较;最后选择那些平均线差小于考生线差的院校,更有把握。此外,在使用“线差填报法时”也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线差波动问题,第二是招生人数问题。

只看分数填志愿,学生和家长仍然会感觉有些不放心。以上的计算方法虽然比较复杂,但可以参考作为辅助测算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