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六成以上准大学生对挑选专业感到迷茫

六成以上准大学生对挑选专业感到迷茫

据相关统计六成以上准大学生对挑选专业感到迷茫,高教研究专家表示“超过一半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是盲目或盲从的,有的靠家长作主,有的由老师定夺。对专业和未来有自己明确想法的考生,10个里面大概只有三两个。考生来咨询的时候,我们会问喜欢什么,大多数都说不上来,不少学生仅凭名字猜测学校及专业信息,个中原因发人深思。

对很多考生来说,刚刚经历了前一阶段填志愿时不知道想学什么专业的迷惘和纠结,又即将面临新的迷惘和纠结:不知道即将会被录到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喜欢上即将被录取的专业。据了解,有这种迷惘和纠结的“准大学生”在六成以上,他们在专业选报过程中通常会放弃“自主权”,而由家长或老师代为作主,或者是对着招生专业目录随便选。

唯分数,导致自主能力缺失

“在现行的教育模式和体制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专家分析说,孩子兴趣点的形成,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基本上都是只关注成绩在班上的排名、能否考高分、上好学校。很少有机会深入社会、接触高校。其结果,必然会出现自主能力、判断能力缺失,而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没辙”。

由于考生中学阶段最高目的就是高考,无暇发展个人兴趣,到了大学后随着高考压力消失,学习动力也大减,所以大学里厌学现象普遍,创新热情更是贫乏。

考前调查:70%的受访高三学生不知道到大学学什么专业

调查中首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在大学中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并在6组大学中选出排名靠前的学校,在5条专业来源的信息中勾选自己了解的选项。在368张高三学生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25名学生选择不知道在大学读什么专业,有31名学生没有选择,有112名学生选择知道读什么专业。整个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0%比例的学生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自己在大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而在30%选择知道读什么专业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在问卷的其他11个选项中全部选择正确,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勾选一两个选项。

高考报考的决策不仅仅是选择专业及院校

高考报考是个典型的决策过程,这个决策不仅仅是选择专业和学校,而是涉及对未来行业和职业的选择,甚至是生活地点和生存方式的选择。高考报考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也就是如何获得良好和成功的职业发展,一个是生活问题,即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家长一定要帮助考生确定好未来的职业标准,按照对应的标准来准备高考报考。

报考志愿是一项大事,不能凭着专业和名字去猜测学校及专业信息,而应该详细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点,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