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家长千万不要有的四种心理
眼看就要高考了,作了考生们肯定是每天数着日子在过,压力特别大,每天都会有点烦躁不安,而作为考生的家长更是如此,巴不得自己去替孩子考试算了,这种心理是很影响孩子的,这也是变相地给孩子压力。
1.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很多考生家长的压力随着高考的临近不断增大,由于之前并没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也不了解高考的整体形势,于是乎,这个类型的家长在这个阶段就真的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我比孩子紧张,吃不好睡不好,想督促孩子放松,怕打乱孩子计划;想为她补补,又怕吃坏了。”王女士说,由于女儿临近高考,她自己却焦虑得寝食难安,用她自己的话说,真想找到传说中那只“佛脚”,临时抱一抱。
专家建议:找点事让自己淡定
这个类型的家长不如先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趁着吃饭散步时简单询问一下孩子目前的状况,没事多浏览些关于高考期间的饮食和往年高考的新闻,只有家长轻松淡定,才能在高考期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四处求经,盲目打乱节奏
“你家孩子最近吃啥呢?”“你给她买什么习题没?我也去给他看看!”接送考生放学的家长队伍里,这样的求经谈话、草木皆兵瞎打听随处可见。很多家长总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小班;害怕孩子吃得不够营养,便托人拟食谱;担心孩子考试不顺利,便四处算卦占卜……这样盲目求经的结果,往往是扰乱自己的心态也对孩子正常的复习不妥。
专家建议:适合考生的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咨询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请老师“出招”,帮助找到解决方法。
3.隐约试探
“压力挺大的,怕考得不好父母伤心。”,“父母跟我讲听说211、985院校毕业用人单位都喜欢,老邻居的女儿没读大学,现在还没找到好工作。”
据了解,根据往年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虑情绪是受家长影响造成的。其实很多高三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家长,考虑到 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考入重点院校,又不敢直言劝说,只能隐约地试探,让考生很是反感,甚至出现了焦虑心态。
专家建议:应对孩子成绩有正确期望
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被重点大学录取,考不进重点,也不意味着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家长应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以一种宽容、宽松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绩。
4.撒手全托,不管不顾
“看着同学的父母忙前忙后,其实我还挺羡慕的,我的高考就自己全权负责了。”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有些考生一直都是自主学习,临近高考,家里把他送进“全托”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代替学校和家庭担负起他的学习和生活的责任。
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这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认为在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没有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以致以后和父母疏离。
专家建议:家长应陪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说高考是一道关,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闯关”。无论家长文化程度如何,无论家长是否工作繁忙,都应该抽出一定时间关心孩子,度过这段关键时期,因为此时此刻,他们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家长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重要机会。
小编结语:每年的高考不仅是对考生来说是一场考验,对于考生家长来说同样是一种考验,面对高考,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可是作为考生家长,你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