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开学恐惧症最好家长来治疗

开学恐惧症最好家长来治疗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经过假期后,上学的第一天,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焦虑和不安,这就是开学恐惧症,小编为这事专门咨询了心理专家,专家表示,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树立孩子自信。学生们则要尽快学会自我调整

孩子一提开学就暴怒

家住天河区东圃某小区、读四年级的刘思思(化名),近几天突然出现了食欲不振、暴怒等症状,一提“开学”就喊“烦”,整个人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极不稳定。昨天下午,焦急的父母请假带孩子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向心理医生求助,医生最后诊断,孩子患上了“开学恐惧症”。

据介绍,与刘思思一样,在新学期开学初患上“开学恐惧症”的孩子不在少数。近段时间以来,广州市儿童医院每天都会接到数例患上“开学恐惧症”的小患者。广州乐思健康咨询公司心理专家麦玉莲告诉记者,该中心近日每天都会接到数名此类求助学生。有一名五年级学生,因为寒假作业没做完被家长责骂,现在一拿起寒假作业就浑身发抖、手心出汗,晚上也常常被恶梦吓醒。

专家称,“开学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头晕、焦虑、食欲不振、情绪不稳、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等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感冒、头痛、肚子疼、嗓子发炎、肠胃不适等症状。也有学生出现心慌、气喘症状。

家长别急给孩子压力

麦玉莲称,青少年假期生活无规律,随心所欲玩耍,而学校生活作息有规律,学习强度大。两种生活的落差很容易诱发部分孩子产生恐惧感。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老师李建明特别指出,由于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普遍过高。开学后学生除了要面对正常的学校学习,还要马不停蹄地去上门类众多的各式辅导班。参加的一些辅导班并非出自孩子内心的个人意愿,这样一来便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很多孩子一想到开学之后的生活,自然而然地恐惧。

李建明提醒家长,患“开学恐惧症”的孩子只要经过适当调整,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家长与老师要常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敢于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及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做到早睡早起。从长远来说,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社交能力,多鼓励,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要求要恰当、不可过度迁就、过度保护、过度苛求;另外家长首先心态要摆正,不要一开学就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对校园生活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