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压力要怎么缓解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的学习问题,是一个重头戏,现在的孩子不像以前有着那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着压力巨大的高考问题,在过后要怎么去缓解自己心理情绪呢?
十几年的辛苦,是为了两天的压力,是为心中的理想。高考过后,心理其实蛮容易出现“空窗期”的。这指的是压抑了很久,考完过后,一下子松懈下来,考完过后的几天,与等待填志愿,或者等待录取的时间,似乎相当难熬,焦虑可能就难免发生了!
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这是因为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也就是所谓的“后高考心理”期。
考后放松要有节制,尤其要注意安全,谨防出现考后综合征。考后放松应该是一种积极休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出外旅游,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性学习”,以便早点实现角色转换。
考生要理性看待高考,应该认识到人在情绪处于低落时,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在处理方式上,建议考生,“第一不要怕别人说;第二要调整心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另外,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一定要摆正心态。
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要实事求是,避免期望值过高,更不要抱侥幸心理。考生可以征求老师及往届生的意见。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大学所选的专业,进行提前预习。也可以走出家门,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过度放松,易降低免疫力。考后仍无法脱离紧张,如果家长不放松考生会更紧张。在等待成绩的过程,要学会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抵制消极情绪的困扰。如果估分成绩不是很理想,也不必自卑或焦虑,应及时与师长商量,根据个人情况做好人生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最重要的是考生应当正确自信,理性看待考试和成绩。
好文推荐: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