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学生的心理问题越发引起关注,很多人简单理解为学习问题,成绩下降了才开始教育,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同时忽视家庭教育也应发了很多的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问题开始低龄化
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事件,这种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占据的比例很大,并且还呈现出了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高发阶段是13岁到18岁,但目前这个年龄段有前移的迹象,一些七八岁的孩子甚至都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今学生主要由以下几大心理问题:忧郁、狭隘、嫉妒、恐怖、残暴、敏感、自卑。而抑郁、忧郁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抑郁严重的情况下,则直接导致自杀的发生,我国青少年自杀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自杀是15-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 家庭教育是解决心病的关键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习问题,教育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培养能考试的人,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心理健康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础,心理辅导如果只是围绕着考试展开,未免显得急功近利,歪曲了心理辅导的真正目的。“单凭学校的心理辅导课解决不了全部问题,真正的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任何一个人所产生的问题,只能有两方面原因造成,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教育养成的。而教育养成的问题,家庭教育占据着决定性影响。
解决问题不能只围绕成绩
很多家长只有在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才对他们的心理问题产生重视。这是不对的。要把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完全治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靠考前做几次辅导就能解决问题。“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真凶不是考试,而是家长、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考试的重要性正在被放大,升学率被当成是学校评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孩子能否进入重点学校也是父母攀比的重要因素,考上好学校就能有好前程也使得学生对考试产生异样心理。其实,考试只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途径,它并不唯一,未来前途如何关键要靠个人能力。”针对现今普遍存在的学生压力大的现象,家长、学校应予以重视,不能只关注孩子成绩,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疏导、缓解压力。
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学生心理,不要只关注学习问题,要知道心理问题不解决,学习问题就也没办法得到根治,要给与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病困扰。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