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是怎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
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这种目标是训练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的早教,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在马拉松比赛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自知。
我的一个好朋友S,因为智商超常,大学读的是少年班,本科毕业出国顺利读到MIT博士毕业。曾在华尔街投行做金融模型,现在回国经营高科技公司。超级理性的一个人,可她的直觉却比我这个做心理医生的厉害十倍。一个同样非常聪慧的女人,花一年时间看心理医生,对自己的人生模式终于有了深刻理解,和S第一次见面,未等她开口,S就把她的人生剧本解读了一遍,比心理医生还精细。这个牛人,却曾经被大人觉得是傻孩子。S小时候,说话晚,等终于会说话了,大人经常提各种问题考她,她一律回答:“不知道”。因为觉得大人的问题很愚蠢,干脆让大人认为是孩子蠢,就不会继续打扰自己。于是大人们真觉得她傻乎乎的,她得以有了安宁的空间,不用整天应对大人的废话,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有些父母特爱“早教”,不停地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辨别图片,颜色,形状,教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名称,反复要求孩子懂礼貌,说“你好,再见,阿姨好”,如果孩子会说话,一定会说:“你烦不烦啊,让我安静一会行不行,那些白痴的知识早晚能学会,请别打扰我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学学学,学你个头啊。”
所谓的直觉和智商,虽然说先天遗传很重要,同时在我看到的案例中,在某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父母不会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孩子按照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远超父母想象所及。
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逻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婴儿的初级思维过程,是无逻辑的。母婴的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无需语言也能和母亲沟通,所以不着急发展出语言能力。这样婴儿安心地在初级过程中,慢慢孕育想象力,创造力,与万物链接的能力。爱因斯坦所说的灵感,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他本人也是说话很晚且不流利,被老师认为智力发育迟缓。
在我们的一些个案中,有些孩子过早发展出语言能力,而且连贯流畅,原因居然是,母亲经常无法感受到婴儿的需要,婴儿哭闹不止甚至会被责骂,迫于生存压力,只好赶快开口说话,好让妈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一个亲戚,她的儿子九个月会走,没爬过;十个月会说话,很快就是句子,让全家骄傲,成年后非常封闭,和人沟通困难,说出的句子都不完整。通过心理治疗,才得知说话这么早,是因为和妈妈的链接太困难。当然,并不是每个说话早的孩子都是母婴关系差导致,只要我们不功利地引导孩子早说话,让孩子自然发展,说话早晚都很好。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远非科学和我们的头脑所及,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时常放下头脑,带一点敬畏之心去体验。
相关文章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