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杀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杀手

2月23日,在呼市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讨会上,多位从事高校大学生 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具有群体性、独立性和身心发育的过渡性等特点,他们的心理特 征复杂多变,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常常出现在他们身上。这些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低的 大学生当中,还存在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身上。例如过度压抑自己、缺乏自信、心情苦闷、紧张焦虑等,心理健康指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成长。

调查表明,近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症状较为严重的占1%~2%,不过,这些大学生平时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专家说,目前,我国很多在校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由于人们通常认为只有精神疾病的表现才算是有心理问题,所以对于很多大学生存在 的心理问题不予正视与承认。

心理辅导让大四男生不再想自杀

研讨会上,学生讲述了一件她亲身经历的事情。去年11月,学生在她的邮箱中发现了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位大四男生。他 在信中说,他面临考研,但是因为与宿舍里一位同学的关系不好,他产生了自杀的想法,而且还想杀掉这位同学。他说他以前与这个同学关系很好,他们一起吃饭、 学习,无话不谈。可是就在前几天,因为一点儿小矛盾,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见面了谁也不理谁。这让他感觉心里特别难受,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怀 疑,他觉得活着没啥意思。但是,当他想到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供他读书,这样死了又非常对不起母亲。这位男生说,其实,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无处宣泄情绪。

看完信后,学生对这位男生的内心世界有了基本的了解,他敏感、多疑、抑郁、孤独、缺乏安全感。针对他的情况,诺敏老师很快给了他回了一封信。此后,在近1个月的通信中,这位男生向学生讲述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对于他提出的疑问,老师一一作了解答,并且适时地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渐渐地,这位男生摆脱了自杀心态。他在写给老师的最后一封信中说:“谢谢老师的帮助,今后我会坦然面对一切。我准备考研了。”

3个原因诱发心理问题

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有3个方面:

首先,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刚入学时,大学新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以及复杂的人 际关系、全新的教学模式,都会让他们产生困惑,从而导致心理失调。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变得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