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失败易导致“问题学生”
不想读书原因(受调查者112人)
A自身的原因
读书太苦106人
读书不自由89人
读书太枯燥97人
读书不好玩103人
读书没有用69人
B家庭的原因
放纵不管51人
教育方法不当108人
父母经常吵架102人
单亲74人
再婚25人
C学校的原因
被赶出教室65人
不准进教室74人
被罚站96人
被同学欺负63人
被劝转学108人
D社会的原因
网吧112人
闲散人员86人
朋友47人
歌舞厅96人
游戏110人
问题行为的种类(单位:人次)
A旷课、夜不归宿126人100%
B携带管制刀具24人19%
C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9人39%
D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22人17%
E偷窃、故意毁坏财物20人16%
F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15人12%
G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30人24%
H进入法律法规规定*人不适宜进入
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36人29%
I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10人8%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由旷课、夜不归宿引发的。而不少“问题学生”的“问题”又都是从“学业失败”开始的。
昆明市金殿中学是全省唯一的工读学校,招收的都是“三偏两难”(学习偏常、品行偏常、心理偏常;家长、原学校难以教育管理)的学生。最近该校教师针对“问题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
调查1
近九成“问题学生”不想读书
逃课、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偷窃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是一些“问题学生”存在的症状,一度让家长和老师头疼。
昆明市金殿中学教师李磊经过对校内130名“问题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问题学生”都不想读书。其中,想读书的仅有18人,约占14%,不想读书的多达112人,约占86%。
他们为何不想读书?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包括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任性胆大、自由散漫、懒惰怕苦、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等。
家庭的原因则在于,一些家庭结构松散混乱,家庭关系矛盾复杂、不正常,家庭氛围紧张冲突,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而学校教育存在的失误和缺陷则表现在,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德育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没有全面健康发展。
调查2
半数工读学生来自破碎家庭
如果不对“问题学生”及时纠正和引导,他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做违法犯罪的事。要是有9种不良行为或9种严重不良行为的问题中学生,将会被送往昆明金殿中学(工读学校)接受矫治。
金殿中学教师李锦欣对该校14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6份。调查结果显示,工读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容乐观,48.4%的学生来自非健全的家庭。尽管其余学生来自健全家庭,但健全家庭并不等于健康家庭,有的家庭由于父、母角色缺失,隔代教育等问题容易导致家庭不良教育的形成。
原因剖析
旷课夜不归宿易引发不良行为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经过对“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由旷课、夜不归宿引发的,还包括打架斗殴、偷窃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
调查认为,在离开家庭、学校的庇护后,这部分学生迅速与社会不良人群发生接触,并参与到这些人的生活、社交中,从而产生了问题行为,有学生因此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调查发现,家庭因素居首位,包括健全家庭教育失当、单亲家庭教育失当、重组家庭教育失当、隔代家庭教育失当等。以金殿中学为例,该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郊接合部的“城中村”,有的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有的却刚好相反,家境过于富裕,由于父母不注意对孩子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反倒将一些不良习气传染给孩子。
随着离婚率的攀升,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导致产生孤僻等心理问题。而单亲父亲或母亲往往无暇顾及子女,使孩子对家庭产生恐惧厌烦,从而有家不归,流连街头、网吧等。
“问题学生”从学业失败开始 除了家庭原因外,不少“问题学生”的问题都是从“学业失败”开始的。调查发现,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学校,但竞争不断拉大他们与“好学生”之间的差距。在老师的训斥声、家长的埋怨声、同学的嘲笑声中,他们一步步走向厌学、恐学,最终陷入品学双差的泥潭,无法自拔。
“此时的孩子是无助的,他们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只能交往一些有同样遭遇的同伴。久而久之,他们冷漠地对待学习,甚至开始出现逃学逃家等问题行为,形成‘只要不谈学习,干什么都高兴’的怪现象。”李锦欣老师调查发现,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应对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挫折适应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长期处于一种心理紧张、思想压抑、冲动易怒的不良情绪中,难以矫正。
此外,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有的学生长时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于是对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能力等造成不利影响。
老师建议
挖掘学生最大的优点
李磊认为,纠正和引导“问题学生”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结合。“问题学生”大都处于10至16岁之间,可塑性很强,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其中,家庭成员要成为问题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值不要定得过高,压力不要太大,更不能去攀比,急于求成。
在学校教育方面,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端正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应顾虑升学率,更不能歧视、放弃这些学生。
杨秉慧老师则表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问题学生”之所以调皮捣蛋,也说明他们的身上隐藏着无穷的创造欲。因此,需要充分挖掘并发挥他们最大的优点,尊重他们的兴趣和意愿,给他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