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它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和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是指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人的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三大子系统,即身体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和社会素质系统。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能力素质等等。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提高素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各种矛盾和斗争,既有思想政治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还有思想和心理相互影响和制约方面的。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解决这些矛盾,只注重解决人们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而忽视解决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问题。结果,在没有解决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问题下,势必造成教育与接受相脱节,失去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重要任务出发,明确提出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要求。报告提出的健康素质,无疑是人的其他素质的基础,离开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从宏观上讲,人的健康素质至少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单就心理健康来说,随着社会转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相应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必然是片面的和畸形的。近年来,仅报端披露的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违法犯罪、害人害己的事件不胜枚举。刘海洋、马加爵事件更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引起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大体来说,个体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适自己的心境及各方面行为。二是情绪不够稳定,频繁产生剧烈的起伏波动。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情绪飘浮不定、喜怒无常,有的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耿耿于怀,整天闷闷不乐。三是意志力脆弱,缺乏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些人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困难和挫折,不是着眼于自身的提高去解决问题,而是要么倚仗他人、要么自暴自弃,极端者甚至会选择轻生逃避等。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人的生理健康,更要关注人的心理健康。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