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等人研究知觉间题时形成的一个学派,苛勒研究黑猩猩的学习间题。他的实验过程是:把黑猩猩关在笼内,水果放在笼外用爪子够不到的地方;笼内有一根手杖、两根竹杆、箱子、绳宇等;黑猩猩先安静地坐着看,然后突然用上述工具取得水果。苛勒根据这一过程认为,动物学习和解决间题是对刺激情境的突然领悟(顿悟)。

以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学习是借助对问题情境中各种事物间关系的突然领悟(顿悟)来实现的。所以这一派理论又称“顿悟说。”他们认为“顿悟”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二是人的“心”本身有一种本能的组织功能,它具有一种使自身的心理模式与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趋于完整的活动倾向。所以,这一派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的何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模式的过程。这显然是强调主观决定作用,是一种“先验论”的看法。但这一学派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被动的过程,强调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体的能动作用,学习中知觉经验的作用,这是其合理所在。

这一学说与启发式教学观点基本一致,在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某种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觉,观察和理解其间的内在关系,并调动学生学习和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总结和概括出一般的原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为主,而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单纯的练习或盲目的重复。